神经药物巨头美国渤健公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品 Aduhelm,去年6月由FDA批准“附条件上市”以来,一直在各方争议漩涡中挣扎。
上市之后,是一连串的坏消息。糟糕的是,最新的消息也是最坏的消息。
2022年2月16日,知名金融机构RBC的分析师布莱恩 · 亚伯拉罕(Brian Abrahams)在一份给投资者的报告中列举了三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死亡。
“其中一位死亡的病人86岁,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这可能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
“有一位因癫痫发作而接受治疗(这可能与ARIA有关,尽管没有说明ARIA)。”(注:ARIA即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是这款药物已确认的副作用,通常表现为大脑区域的暂时性肿胀。)
“还有一位74岁,患有步态障碍。”
这位分析师指出,这三名患者都在接受Aduhelm的治疗,三例死亡或许与该药的安全性有关。
几个月来,他一直在深入研究这种药物的不良事件数据库。如今,FDA和渤健都还在研究他去年11月质疑的一个类似问题,新的质疑又出现了。
这几个死亡案例,不排除会导致一个最坏的结果。对确认安全性欠缺的药物,FDA通常会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更新药品标识信息、限制药品使用、向公众公开最新药品安全信息。甚至,极少数情况下,会撤回药品上市审批。
在此前一天,2月15日,新任FDA局长人选最终确定,担任代理局长一年有余的Janet Woodcock并未得到转正机会。她曾被认为有望成为正式局长,但Aduhelm的获批上市给她带来了大量质疑,也被认为是她未能转正的主要原因。
去年经FDA审批上市以来,Aduhelm一直处于争议漩涡之中: 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声明不会开这种药,不止一家大型医疗保险机构拒绝或限制支付。销量也远不如预期:按照最初的预测,它在2021年第三季度能带来至少1200万美元的收入;而最终数据显示,它在2021年全年只带来了300万美元收入。
被称为“中国版Aduhelm”的GV-971(甘露特钠胶囊),附条件上市以来则一直一帆风顺。GV-971由绿谷制药研发,是第一款中国国产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于2019年11月获得有条件批准,其机制是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来治疗这种疾病。
去年年底,这款药物被纳入新版中国国家医保目录。价格降低了66.92%,销量增长迅速,尤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本来阿尔茨海默病可选择的药物不多,971进医保之后,此前要求开这个药但买不起的患者一下子都用上了。”一位知名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说道。
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药品的评审,在全世界都面临难题:难以修复不可逆的损伤、只能延缓病程进展、是否改善依赖患者主观感受……
但在药品评审较完善的国家,一款药通过评审不是最终结局,还需要面对临床医生、医保组织,甚至华尔街分析师的质疑。而批准一款有争议的药品上市,即使是“附条件”,也会引发评审机构FDA的人员动荡。
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版971还会面对哪些重要的挑战?挑战的结果,还会波及哪些知名药企?
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还有更深一层的思考:一款药物经FDA批准上市后,在现实世界进一步的挑战之下,会面临怎样的撤回机制?
-01-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如何运作?
RBC的这份报告,其实措辞十分谨慎,声明三名患者的死亡“是否真的与药物有关,仍然难以分辨”。
“我们注意到在这个病人群体和年龄组中的死亡(病人分别为86岁和74岁,其中一人未指明)并不令人惊讶;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迄今为止的用药量有限(我们估计2021年第四季度只有427名病人接受治疗),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监测的信号。”布莱恩 · 亚伯拉罕在报告中指出。
不过,他还指出:“还有几起ARIA的报告案例,有些与癫痫发作有关。”
他还将 Aduhelm 在临床试验中的死亡率与真实世界数据作了对比:在临床试验中,有9名(0.4%)患者在使用该药的2年多时间内死亡,而在现实世界中,患者死亡率略高(0.7%)。
渤健公司发言人则声明,这3个事件与使用这种药物无关。
“……并没有归因于Aduhelm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是复杂的,受这种破坏性疾病影响的患者往往还患有其他严重的疾病。我们相信,阿杜卡努单抗(即Aduhelm)的潜在益处仍然大于潜在风险。”该公司发言人在回应美国医疗行业媒体 Endpoints News 时表示。
RBC这位分析师掌握的患者死亡相关情况,都来自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FAERS。
FAERS中的不良事件报告从哪里来?一是医疗从业者和消费者,二是药品生产企业。
医护人员、药剂师、患者及家属、律师等,都可以直接向FDA提交不良事件报告。药品生产企业如果收到不良事件报告,则必须提交给FDA。随后,FDA 会把收到的报告纳入FAERS系统。
一种药品在美国获批上市后,FDA的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和生物制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BER)将对该系统中的报告进行评估,以监测药品的安全性。对其中显示安全性欠缺的药物,FDA将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更新药品标识信息、限制药品使用、向公众公开最新药品安全信息,甚至撤回药品(极少数情况)。
这几例患者死亡事件到底是否与用药有关、有多大关系,将进一步影响 Aduhelm 的命运。
-02-
影响了FDA代理局长转正
2022年2月15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拜登对新任FDA局长 Robert Califf 的提名。担任FDA代理局长一年有余的Janet Woodcock,并未得到转正的机会。
去年1月被拜登任命为代理局长时,Woodcock一度被认为将能转正。35年职业生涯里,她的成就为人称道:让FDA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的评估流程现代化、引入了先进的临床试验设计和药物审批途径。虽然有组织认为她对阿片类药物多年来在美国的泛滥有一定责任,不过那些指责并未影响她获得这一职位。
直到2021年6月,Aduhelm在美获批上市后,对她的质疑铺天盖地而来,并且愈演愈烈。甚至到年底,很多人认为她连代理局长的职位也保不住了。
Aduhelm的获批上市及以后的境遇,已为不少人熟知。
2021年6月,FDA经快速批准程序批准这种药物上市,理由是其有望减缓疾病进程,“比现有的治疗更加有效”。美国近600万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病,多年来并无有效药物问世。药企之外,患者群体的呼吁也是这款药物获批的一大推动力。
但科学界对此感到震惊和失望。FDA咨询委员会三位专家因此辞职抗议。此前,由于Aduhelm曾因临床试验的不完整及两项III期试验结果相互矛盾,遭到了该委员会专家们几乎一致的否定。
消费权益保护组织 Public Citizen 还要求美国卫生部调查FDA与渤健“不恰当的合作”,并调查FDA包括代理局长Janet Woodcock在内的三位官员。
-03-
主要医保机构拒绝到什么程度?
4月11日最终见分晓
近日,渤健一直在奋力争取 Aduhelm 未来的市场。其中最主要的一步,是向CMS(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申诉,希望其改变严苛的支付限制。
美国几家知名医疗机构和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一直不怎么欢迎这款药物。克利夫兰诊所、西奈山认知健康中心、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都表示不会使用它,因为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疑问。
一些大型医疗保险公司也并不配合。
在去年七八月,几个地区的蓝十字蓝盾健康计划即已拒绝支付该药。蓝十字与蓝盾协会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保险公司,由医保联合会和几十家独立经营的地方医保机构组成,主要为联邦政府公务员、老年人、低收入人口等群体提供医保,就医网络包含了全美90%以上的医院和80%以上的注册医师。
更大的影响还在后面:2022年1月,CMS(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初步决定,只为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接受该药物的患者提供保障。
CMS是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内负责管理国家主要医疗保健计划的机构,覆盖约1亿人,也是大量医疗保险公司的“风向标”。
只有在CMS确认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使用该药才能得到报销,这是个严苛的限制,约等于保险不覆盖。该机构有这样的拒绝非常罕见——它几乎总是按照FDA批准的条件,为已上市的药物付钱。
这一提案出台后,本文开头提到的RBC分析师布莱恩 · 亚伯拉罕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这 “可能有效地宣告了Aduhelm的结束”。
不过,这一限制如今还只是草案,最终决定将在4月11日之前作出。理论上,渤健还有“翻盘”的机会。
不久前,渤健与合作伙伴卫材向CMS提交了正式反对意见。
渤健指出:将覆盖范围限制在随机临床试验的人群,将使“几乎所有的医疗保险受益人无法获得Aduhelm”和将来其他同一靶点的药物。而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延迟治疗对患者 “非常不利”。如果CMS坚持这一提案,可能导致今年只有几千名患者用上这种药。
而此前,渤健曾预计,大约5万名患者可以在2022年开始用药。
-04-
满目质疑中,
各国药物审批部门都难以回答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Aduhelm给渤健带来的销售收入远低于预期。
最初,渤健将这款药物的费用定为每年5.6万美元(针对体重不超过74公斤的患者;体重较重的患者更高)。去年6月,众议院监督和改革委员会表示,正在对该药物有争议的批准和定价进行调查。随后,其价格降至每年2.8万美元。
在2021年第四季度,这款药物给渤健带来的销售收入是100万美元;2021年全年则为300万美元。而最初,曾有分析师预测它在第三季度能带来至少1200万美元的收入。
如今,渤健还正在接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分别调查,调查内容是营销和批准信息以及医疗网站有关的文件。
在美国引发的巨大争议,也让 Aduhelm 在欧盟、加拿大申请上市遇阻。
加拿大老龄化神经变性协会的科学主任霍华德·切特科在一场会议中表示:“我们认为,允许一种成本非常高的边缘药物进入美国,是对我们医生责任的放弃,所以我们相当积极地试图阻止在美国发生的事情在加拿大发生。”
Aduhelm的获批,其实是有条件批准。FDA要求渤健继续开展临床试验确定该药的疗效,如果之后的试验未能验证临床效益,可能会撤销批准。
按照计划,今年3月,渤健将与合作伙伴卫材一起向FDA提交临床四期试验的最终方案。试验预计招募1300多名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四年内完成试验。
同时,其实也有不少神经科医生一直支持这种药物,认为它可以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不少患者也希望能用上它。近日,有50多个患者团体给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写信(该部是CMS的主管机构),反对限制CMS支付的草案。
上个月,前FDA局长、辉瑞现任董事会成员Scott Gottlieb 公开抨击了CMS的草案,认为会使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陷入困境,还可能对其他的加速批准带来影响,甚至模糊了FDA和CMS之间的权力界限。
他还提出了一个问题:CMS认为Aduhelm在临床试验中对认知的改变程度不足以支持其获批,那什么样的效果值得呢?
这是目前各国药物审批部门都难以回答的问题。
-05-
礼来、罗氏也在等待CMS“判决”
CMS的最终决定,将在2022年4月11日前做出。
这个最终决定内容如何,不仅让渤健公司的许多人寝食难安,对礼来、罗氏等多家知名药企来说也同样惊心动魄。因为,它们都有待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针对的是同一靶点——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积聚。
1906年,德国精神病学家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观察去世患者的脑组织切片时,看到了许多特殊的斑块,这些斑块正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之一。1991年,有学者提出假说,认为从斑块中分离出的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病态积聚是导致这种病的根本原因。这一假说很快成为一大主流。
虽然新靶点和新希望不断出现,近年来,被认为最有希望、参赛者最多的靶点,仍然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病态积聚。
近日,Fierce Pharma网站列出了2022年美国最受期待的新药上市前10名。礼来和罗氏针对该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名列其中。
名单中排名首位的是礼来的 Donanemab。考虑到 Aduhelm 遭遇的质疑,礼来的这款药物正与 Aduhelm 进行正面临床对比试验,预计2023年年中将获得相关数据。
另一款这类药物是罗氏的 Gantenerumab,预计2022年下半年完成3期试验。
渤健这款药物的获批上市,给了礼来和罗氏信心和经验。两家公司都希望通过FDA的加速批准程序,在2022年获批上市。
礼来提交加速批准材料的计划,原本预计在本季度末完成。不过,由于CMS对Aduhelm 支付条件的决定,礼来首席科学和医疗官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这“促使策略发生了变化”。
这一赛道上的药企,都在等待4月11日之前,CMS对 Aduhelm 的最终“裁决”。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