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云中鹿
国家集采已经完成6批,涉及234个品种。从前5批集采产品来看,中选产品平均价格降幅均超过50%,中选结果整体执行进度为协议的2倍,意味着中选产品医院实际采购量为协议量的2倍,节约医疗费用2500亿元。历次中选产品整体使用占比在70~90%之间,原研产品使用占比整体在10~20%之间(含中选原研产品)。
从同一通用名下不同厂家药品的市场份额变化来看,整体呈现“两减一增”规律,即未中选原研药采购量大幅减少,平均比集采前降低46.03%,未中选仿制药采购量大幅减少,平均比集采前降低80.79%。
为全面展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进展与成效,重点展示集采对未中选原研药的影响,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选取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型等9种药品,根据对全国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对比集采结果实施前后一年价格和采购量情况,发现中选仿制药“放量效应”与“降价效应”显著,未中选药品价格随动下降,最终呈现采购量“两减一增”、价格“三价齐降”的趋势。
药品采购量呈现“两减一增”
一是未中选原研药采购量大幅减少,中选仿制药对未中选原研药“替代效应”明显。集采结果实施后一年,未中选原研药全国年总采购量较集采结果实施前一年平均下降46%。
其中,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降幅最大,达74.4%;其次是铝碳酸镁咀嚼片,降幅为60.3%;再次为缬沙坦口服常释剂型,降幅为55%;降幅最少的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也达到了13.4%。
二是未中选仿制药采购量降幅更高,“质优价宜”的中选仿制药对未中选仿制药的“替代效应”也很明显。未中选仿制药年总采购量降幅达80.8%,9种药品降幅都在70%以上,6种更在80%以上。其中,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达94.9%。
三是中选仿制药采购量大幅上升,群众用上“质优价宜”的中选药品。中选仿制药年总采购量增加265.2%,其中,奥美拉唑口服常释剂增幅最大,达522.6%;其次是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增幅为506.5%;增幅最小的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也达到了54.5%。
四是9种药品按通用名计采购量持续上涨,放量效应显著,过去用不起相应药品的群众用上了药品,医院更倾向于提供集采的药品。9种药品按通用名计年总采购量增长23%。其中,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增幅最大,达77.7%;其次是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增幅达44.6%;再次为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增幅为34.8%。
五是集采政策促进药品使用结构优化。全国年总采购量占同通用名药品年总采购量比例上,原研药从实施前一年的28.9%下降至12.7%。其中,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降幅最大,原研药占比从51.5%下降至21.3%,减少30.2个百分点。
未中选仿制药从实施前一年的44%下降至6.9%,减少37.1个百分点。其中,奥美拉唑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占比从84%下降至15%,减少69个百分点。中选仿制药从实施前一年的27.1%提高至80.4%,提高53.3个百分点。
其中,奥美拉唑口服常释剂型从14.9%提高到84.3%,提高69.4个百分点;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次之,从23.3%提高到89.4%,提高66.1个百分点;增幅最小的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也从73.8%提高到84.6%,提高10.8个百分点。
静态看,中选仿制药采购量占比都在70%以上,最低的也有74.1%;5种占比超过80%,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占比更是超过90%、达到91.5%。
同通用名下,原研药、中选仿制药和未中选仿制药“三价齐降”
一是以通用名计,9种药品平均价格都显著降低。9种药品的平均降幅达67.1%。其中,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达83%;其次是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达81.9%;再次为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达70%。降幅最少的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也达35.7%。
二是中选仿制药价格下降最显著。集采“以量换价”效果明显,9种中选仿制药价格平均降幅达82.4%,其中,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达90.1%,其次是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达83.1%。降幅最少的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也达21.8%。
三是原研药价格随动下降。各地医保部门根据中选仿制药价格下降情况,纷纷联动下调相应非中选原研药价格,或锚定全国最低价,或锚定上海采购价格,引导非中选原研药价格下降。9种药品的未中选原研药平均降幅达12.9%。
其中,缬沙坦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达20.8%;其次是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达20.7%;再次为瑞舒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达19.0%。降幅最少的铝碳酸镁咀嚼片,也达6.5%。
四是未中选仿制药价格随动下降。9种未中选仿制药平均降幅为17.4%。其中,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降幅最大,达34.3%;其次是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降幅为19.9%;再次为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降幅为18.3%。降幅最少的铝碳酸镁咀嚼片,也达3.4%。
2021年降价效应持续释放
一是价格保持下降态势。相较于集采结果实施后一年,2021年药品平均价格下降25.7%,其中,中选药品平均降幅29.1%。
二是中选仿制药持续替代未中选原研药和未中选仿制药,“仿制药替代”效应持续加强。相较于集采结果实施后一年,2021年中选仿制药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到84.4%,提高5.2个百分点;原研药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至11.7%,下降3.9个百分点;各个药品的中选仿制药市场占比都在80%以上,3个药品已经达到90%以上。
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胡欣表示:以本院数据为依据,说明集采不仅显著降低糖尿病、乙肝等疾病用药费用,也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实现仿制药对原研药品的替代。同时强调根据真实诊疗环境下数据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乙肝、高血压、肿瘤等8个治疗领域的14个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均无差异,为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提供重要循证医学证据。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