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重磅大品种,销售下跌8成
发布时间: 2021-11-05     来源: 赛柏蓝

来源 | 赛柏蓝
作者 | 遥望

权威数据揭开大品种众生相,有的从云端跌落,有的已经搭上放量快车...
权威数据揭开大品种众生相,有的从云端跌落,有的已经搭上放量快车...

11月3日,赛柏蓝在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联合召开的“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获得了一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通过分析804家医院(含 596家三级医院, 218家二级及以下医院)的用药数据发现,医院临床用药已经呈现出政策预期的变化趋势。医药行业的政策市属性仍然明显。

01 曾经的Top20大品种,身影难觅

蓝皮书梳理了从2015年到2021年第一季度,医疗机构使用金额排名前20的品种。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5年以前,神经节苷脂、氯吡格雷、泮托拉唑钠、奥拉西坦、阿托伐他汀钙、前列地尔、恩替卡韦、兰索拉唑等16个大品种均在Top20的排位之中,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部跌出前20。

曾经的Top20仅剩人血白蛋白、氯化钠、美罗培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虽然曾经同是Top20,境遇却全不相通,牢牢占据20强席位的四个品种,不仅没有被三振出局,反而排位有所上升。

除了氯化钠由第一名下降至第二名外,人血白蛋白、美罗培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排名均有上升,美罗培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更是由10名开外,上升至10强之中。

具体到治疗领域来看,被纳入国家重点监控名单的7个品种全部从Top20出局。

在国家卫健委重点监控药品制度和国家医保局调出医保的双重倒逼下,重点监控品种的销量颓势尽显。

2019年7月,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公布,蓝皮书统计的数据显示,20个品种的销售金额和用量在2019年第3季度起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统计显示,到了今年第一季度,20个重点监控品种的金额和用量分别下降了87%和83.7%,剩余份额不足两成。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的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调整通知,时隔两年多,新一轮重点监控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

同时卫健委定调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工作安排,3年一调整,一次纳入30个。

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药物等是重点目标。

基于国家卫健委的重点监控名单,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消化过程中,各省应优先将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药品调整出支付范围。

国家医保局要求用3年时间全部推进各省消化原自行增补的药品。地方医保清退进展到现在,重点监控品种已经基本失去医保身份。

重点监控品种之一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甚至已经被注销注册证,持有企业贵州拜特的生产活动也处于停止状态。

02 以量换价的国采品种回归本位

和重点监控品种一道退出Top20的还有集采品种,阿托伐他汀、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国采已经行至5批纳入218个品种,集采前年市场容量达2200亿元。

在集合全国公立用药机构市场的以量换价下,国采品种平均降幅超过50%,截至2021年9月,医保累计节约费用2500亿元。

统计显示,目前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经覆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慢性乙肝等慢性病和常见病的主流用药。

其中高血压用药21种,占降压药市场规模50%以上;糖尿病用药15种,涉及金额约占口服降糖药市场规模的60%以上,集采后平均降价69%;高血脂、高胆固醇用药共有4种,涉及金额约占降脂药市场规模的80%以上,集采后平均降价81%。

集采的外溢降价效应也颇为显著,带动未中选药品主动降价,涉及430多个厂牌。

集采推动仿制药实现原研替代——统计数据显示,第一批集采药品原研药使用量占比从22%降至11%,原研药开始不再享受“超国民待遇”。

此外,数据显示,前四批集采药品总共采购量达约定采购量2倍以上,中选药品采购量占同通用名(剂型)药品采购量的80%左右。

与国采前相比,218个品种的市场格局几乎出现了颠覆式蝶变。

与此同时,重点监控品种和过专利期原研药腾出的空间开始被临床更急需的药品替代——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5年之间在Top20中的数量由0增长至6个,如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

03 医保大门常开,临床价值与经济性是敲门砖

新一轮国谈大考的铃声不日就将敲响,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持续为兼顾临床价值与经济性的品种放开医保准入通道。

数据显示,3年调整,433个新药、好药进入医保,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疾病领域;183个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药品被调出目录。

蓝皮书指出,国家医保局坚持对独家药品“凡进必谈”,通过谈判使得国内患者以全球最低的价格享受国内外主流新药。

三年国谈,谈判药品平均降幅达56.7%、60.7%和53.8%。

据估算,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医保累计为患者减负近1700亿元,受益患者达1亿人次。

赛柏蓝通过蓝皮书还发现,通过国谈,全球药王级别的大品种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全球销售额排名前20的品种,有60%已经被纳入国家医保,如长期处于霸主地位的阿达木单抗,位列前三的来那度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伊布替尼等。

剩余没有被纳入国家医保的品种,也有6个已经进入今年的医保调整专家评审范围,在几天后的国谈中,这些药王也有望通过降低身价的方式获得我国医保的通行证。

全国医药信息网监测的药品使用情况显示,2016-2020年新进入医院的通用名品种共204个,期间陆续进入医保,近剩99个通用名品种尚未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总的来看,随着医院用药结构在政策驱动下的优化升级,在疾病负担较重的治疗领域,国内药品费用投入开始与全球一致,预计这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疾病造成的医保药品支出与发病和严重程度相匹配,医保基金需有效覆盖临床用药需求最大的领域。

超级医保局3年改革,国内医院市场的用药已是一番新的气象,当然腾笼换鸟还在继续...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