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同仁堂董事长被查的背后
发布时间: 2021-02-25     来源: 医谷

医谷微信号:yigoonet

近日,一则来自于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官网发布的“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总经理高振坤接受审查调查”的消息在业内引发热议。

上述消息称,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随后,同仁堂发布公告确认了该消息,并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有关规定,公司将尽快召开董事会会议推举一名董事代行董事长职务,代行法定代表人职责。

根据高振坤履历显示,其是河北安国人,1979年6月参加工作,2001年4月,高振坤在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05年8月,任同仁堂总会计师;2006年3月,升任同仁堂党委书记;2015年6月起,同仁堂法人变更为高振坤,董事长也由梅群变为高振坤,2019年12月,高振坤再升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另悉,高振坤还曾于2015年到2019年担任港股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2020年中报披露中,同仁堂目前有165家控股或参股公司,高振坤担任其中若干家公司法人及高管。

除了在同仁堂体系内任职之外,有资料显示,高振坤还同时任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经搜索查询,高振坤出现在媒体上的次数屈指可数,其最近一次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是在2020年底的一次同仁堂集团召开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工作会上,此次会议上,同仁堂众多高层均有参加。

任期内曾因“问题蜂蜜”事件被处分

截止目前,高振坤在这家拥有超过35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履职已有约二十年的时间,在其任期内,曾发生过数次产品质量问题,最知名的莫过于“问题蜂蜜事件”。

2018年12月,同仁堂被媒体曝出其委托生产商,在生产蜂蜜时存在大量违规行为,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企业将大量过期、临近过期的蜂蜜回收回来,企业宣称“退给蜂农养蜜蜂”。然而媒体发现,回收的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回原料库。

滨海县市场监管局经调查认定,北京同仁堂子公司同仁堂蜂业在盐城金蜂进行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对其处以近1409万元罚款。北京大兴食药局没收同仁堂蜂业违法所得11.17万元,其食品经营许可证被吊销,五年内不得申请。

2019年2月,北京同仁堂官网发布消息称,公司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启动了对相关责任人员的调查,并作出严肃处理。经上级研究决定,给予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时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时任董事长高振坤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当时包括副总中药师、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等在内的多名人员,也被给予了处分,部分人员提请免职。

至于相关封存的蜂蜜产品,今年2月,同仁堂发布公告召回进行报废处理,共计394.98万瓶(约合3200吨),账面金额5058.27万元。

在高振坤担任同仁堂科技担任董事长期间,这家公司也曾涉及过相关纠纷,2016年3月,有消费者委托检测机构,对该公司的食用阿胶做检测,最终没有检验出驴DNA,反而检测出了猪和牛的DNA,最终,同仁堂发布公告澄清,阿胶传统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中国药典》中阿胶项下的鉴别方法就是采用特征肽链的方法进行鉴别,因此《中国药典》中阿胶项下的鉴别方法同样适用于食品阿胶的成分鉴别。本着对广大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该公司将相关批次的企业留样产品,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进行检验,结论为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鉴别项要求。

老字号雄风不再

频发的产品质量事件,也让同仁堂业绩承压。

1997年6月25日,同仁堂登陆上交所主板市场,成为仅次于云南白药的第二家上市百年老字号中药企业,那曾是它的高光时刻。

根据长江商报的汇总,上市初期,同仁堂业绩表现较为稳定。1997年,其实现营业收入6.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02亿元。历经不间断增长,到2005年,营业收入达26.06亿元,8年增长约20亿元。在这期间,除了2003年有小幅调整外,其余年度的净利润也在增长,2005年达到3.01亿元。

2006年,同仁堂出现历史上经营业绩最大幅度调整,当年净利润下降至1.56亿元,降幅为48.07%。

从2007年开始,一直到2018年,长达12年,同仁堂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持续增长。2018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42.09亿元、11.34亿元,分别较1997年增长21.66倍、10.12倍。

然而,这一持续增长的好势头在2019年戛然而止,也就是“问题蜂蜜”事件这一年。2019年,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132.77亿元、净利润9.8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56%、13.1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9.24亿元,同比也下降了7.74%,而这种业绩滑坡还在持续。

2020年10月,同仁堂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1-9月,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90.53亿元,同比下降9.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减少15.89%,目前,其2020年度财报还未正式披露。

中成药一直是同仁堂的优势品类,并有强大品牌背书,但现阶段中成药增长动力不足已成为拖累业绩的主要原因。2020年上半年,同仁堂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六味地黄系列和金匮肾气系列前五类产品收入占总营收为18.21亿元,同比减少5.30%。

在门店扩张上,同仁堂也放缓了步伐。2020年上半年,同仁堂的门店扩张速度大幅放缓,2019年末同仁堂拥有门店852家,而截止到2020年6月末为855家,半年时间仅新增3家,相比2018年,同仁堂在一年内新设门店112家。

艾媒咨询分析称,在辅助用药目录出台、医保限制使用等一系列政策的打击下,这对中成药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此外,靠营销驱动的单一产品布局已经很难抵御内外冲击,从国外经验来看,新药研发是推动医药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方向,但同仁堂的研发投入并不高,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同仁堂的研发费用为0.43亿元,还同比下降了2.62%。对于研发费用减少的原因,同仁堂称,主要受疫情影响,各项研发活动进度放缓所致,再如2019年,其研发投入费用为2.41亿元,仅占总营入的1.82%。

跨界也没有“成功出圈”

在业绩疲乏增长的情况下,同仁堂玩起了大火的“跨界”。

去年夏季,同仁堂最先在北京尝试卖起了咖啡,售卖产品包括枸杞拿铁、罗汉果美式、肉桂卡布奇诺等,都是中西结合。同仁堂称,咖啡店只是其新零售转型的一个落地产品。在此之前,同仁堂推出新零售子品牌“知嘛健康”,旨在打造横跨象、食、养、医四大产品与服务,覆盖多元化购物休闲场景。

知嘛健康业务负责人俞睿曾表示,知嘛健康将打造大健康生态,将全国同仁堂门店的中医师和营养师全部接入平台,对用户的身体健康数据进行实时追踪,提供个性化的最优解决方案,“成为亚健康慢病领域的数据公司”。

此前,同仁堂还推出过药妆、凉茶、保健酒类,甚至与中药关联度并不高的日化和母婴行业都有过涉足。

援引雷达财经的报道,近20年来,北京同仁堂共开发新产品679个;其中药品176个,保健食品92个,食品288个,化妆品123个,后三项合计占新开发产品的74.07%。

但这些跨界产品并没有成为同仁堂的营收主力,屡屡发生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反而容易自砸招牌,造成“品牌透支”。

2020年8月份,广州市茗凯化妆品有限公司因生产的北京同仁堂“茗凯染发霜”(黑色)的染发成分“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遭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没收产品4982盒,罚款8.79万元。

有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很多企业还不具备多元化跨界经营的能力。作为国营企业,就同仁堂的体制机制、产品、团队的运营能力,以及它的客户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文 | 医谷

滚动新闻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