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中国在研肿瘤药创新性分析
发布时间: 2020-11-27     来源: 医药魔方

11月5日,清华大学陈晓媛研究员团队、吴一龙教授以及医药魔方合作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rendsin oncology drug innovation in China》的文章,该文章对中国肿瘤药物研发创新趋势进行了分析。

文章立足中国肿瘤药物创新药管线,依托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从靶点、适应症、产品类型、研发机构、临床需求等多个维度对中国肿瘤药研发创新趋势进行了整体分析。文章为了更好得阐释创新程度,我们将药品分为first-in-class (FIC)和Me-too两大类。一般来说,FIC是指具有创新作用机制或者创新适应症的产品。目前,业界对于FIC并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同时,整体分析时确定最早的创新机制或创新适应症产品较为困难,尤其是个别类别的药品均处于临床开发阶段中。

为了能够清晰的界定药品的创新类型,文章中将FIC定义为更宽泛的概念,具体为针对该靶点尚无药物获批或者与已上市药品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Me-too定义为与已经批准上市的药物具有相同的靶点和相似的作用机制的药物。

例如,PD-1/PD-L1单抗已有药品获批上市,则所有在研的PD-1/PD-L1单抗均会被归为Me-too产品,但在研的PD-1/PD-L1单域抗体、靶向PD-1/PD-L1的双特异性抗体等则被定义为FIC产品。类似地,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被定义为Me-too(因Kymriah等已获批上市),而靶向BCMA的细胞疗法因全球领先产品仍处于NDA阶段,而同类产品均被归为FIC。这种分类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不同类型药品的创新程度。

文章在发表之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我们也在文章分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FIC药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以反映我国药品创新的“含金量”。

对FIC产品具体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FIC虽然数量较多,但存在2个突出的问题:1. 同质化现象严重,肿瘤免疫类FIC中,67%均属于细胞疗法,其中,14款BCMA靶向的CAR-T细胞疗法,以及大量的处于临床早期的其他类型细胞疗法管线;2. 个别产品开发长期(3年以上)处于停滞状态,RF-BP2010-03,、LHRH-PE40等共计29个药品已经无法确定其是否仍在开发。由于文章篇幅限制,这些药品并未详细讨论。


中国肿瘤药管线总览(来源 NRDD)


我们对FIC药品进一步进行筛选,认为其中作用机制与已上市药品不同且临床/注册阶段处于全球领先或与全球领先产品同步的药品属于高价值产品(high value products)。在821个中国在研肿瘤药管线中,高价值产品共有119个(同类产品处于同一研发阶段只算一种),占比为14.5%,国产药品77个,占比为9.4%,引进产品42个,占比为5.1%。其中,引进产品中高价值产品所占比例相较于国内自主研发产品而言明显更高[28.6%(42/147)vs 11.4%(77/674)]。


各药品类型高价值产品数量及占比。 注:若多个药品处于同一研发阶段则只计算为一个药品

我国双特异性抗体中高价值产品占比较高,具有创新作用机制且处于领先状态的药品有16款,占比为53.3%,其中自主研发8款(主要为以PD1/PDL1为基础的创新双抗组合),药品开发多依赖于独特的技术平台,康方生物cadonilimab已在宫颈癌表现出积极早期临床响应;引进产品8款(主要为以CD3为基础的双抗组合),如odronextamab。而靶向药和T细胞靶向免疫调节剂中高价值产品占比较低,其中自主研发的高价值产品占比分别为3.7%(15/402)和3.2%(2/63)。


各药品类型高价值产品中自主研发与引进产品数量对比

总体而言,我国肿瘤领域创新药在研产品中,真正具有创新性且处于全球领先阶段的产品占比较低,大多数产品仍为跟随式创新,靶向药和T细胞免疫调节剂尤其如此。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我国在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出现了很多领跑式的创新产品。预计随着我国药品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更多创新产品的引进,高价值产品占比将逐步提高。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