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中国新冠疫苗进入人体实验阶段!各国加速研发
发布时间: 2020-03-27     来源: 看医界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发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有消息称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已进入人体实验阶段,正在等待观察效果。

中国:五大技术方向疫苗进展顺利

据《科技日报》报道,该项目是一种 腺病毒载体疫苗,参加临床时间为3月16日至12月31日。据悉,志愿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3组,每组36人,共108人,注射后将集中隔离观察14天。 

据了解,I期试验需要的志愿者并不多,仅限武汉地区常住居民,武昌、洪山、东湖风景区户籍居民优先,年龄18-60周岁。

3月19日,一位志愿者在社交媒体发布了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情况,她表示,一起接种的人大部分年龄在30岁以上,40-50岁的居多。

志愿者微博

据悉,该项目叫做“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上的公开信息,该试验的主办单位为军事科学院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这种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可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抗原。而I期试验的目的,正是测试和评价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种后半年内,医学团队会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多次随访,看其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体内是否产生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

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是这样解释它的原理: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产生免疫。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有研发进展比较快的单位,向国家药监局滚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材料、并且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论证、招募志愿者等相关工作。

他介绍,目前我国5大技术方向疫苗总体进展顺利,第一批确定的9项任务都已完成动物研究大部分工作。大部分研发团队4月份都能完成临床前研究,并逐步启动临床试验。

据了解,这五条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疫苗载体疫苗,目前部分项目已经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美国:mRNA技术加速疫苗研发进展

3月1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官网发文称,在位于西雅图的凯撒医疗集团华盛顿卫生研究所内,一款新冠疫苗展开临床试验。

45名志愿者将接受间隔约28天的两次手臂肌肉注射。他们将被分为3组,接受注射剂量分别为每次25微克、100微克和250微克,以便评估不同剂量的安全性以及其诱导人体免疫反应的能力。整个临床试验结束时间预估为明年6月1日。

据悉,此次试验的候选疫苗代号为“mRNA-1273”,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NIAID和莫德纳(Moderna)公司合作完成。

从今年1月中国公布病毒基因组序列后,他们便开始了疫苗研发, 莫德纳公司称,研究人员合成了疫苗所需的RNA片段,从病毒基因组测序到发布疫苗仅用了42天。

3月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完成对“mRNA-1273”疫苗的审查,批准其进入临床试验。

该疫苗之所以进展迅速,得益于mRNA技术的应用。mRNA是一种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分子,是参与DNA转录和蛋白质生成的中间步骤。传统疫苗因为要合成蛋白,生产周期比较长。而mRNA疫苗可在体外合成翻译抗原的mRNA,直接递送到体内,由体内的细胞翻译成具有激发免疫反应的抗原蛋白,而被激活的免疫系统可以抵抗外界入侵的病毒。

简单来说,mRNA疫苗可以让我们的身体自己“制药”,不需要直接用到病原体,也不涉及靶细胞的培养、发酵,这也令mRNA疫苗制作更快,生产也更标准化。但是,目前还没有一款人用mRNA疫苗上市成功的案例。

此外,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疫苗研究也在进行中,但目前还未进入临床阶段。

3月18日,在广州市举行的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明确表示:疫苗是解决新冠肺炎的根本。

他表示,在研发进度上,中美都在和时间赛跑。但不管哪个国家先做出来疫苗,都无法供应全世界,需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且可能需很多厂家共同生产,才能供应全世界几十亿人。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