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脑内一种主要的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交换机制失活,可以使记忆混乱、遗忘记忆间的关联,就像“在琴键上无序的敲打音符”一样。
该消息引自期刊PLoS One刊登的一篇研究。
来自乔治亚大学医院学的研究人员声称,他们的研究“已经开始破解神经密码”,目前他们已有能力确定想法和记忆是如何产生的。
除此之外,该成果还可以帮助确定在衰老的过程中人类记忆力越来越差的原因,以便研发新的治疗手段。
为了取得试验结果,研究者们进行了一个老鼠试验,试验中他们分析了海马体中缺失了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老鼠,海马体是大脑内有关记忆形成、存储和组织的区域。
天冬氨酸受体负责记忆功能、学习和突触的可塑性——随时间的流逝会加强或减弱突触的功能性。
利用一个可以展示“重复创造关联”的认知模型,研究者测试了老鼠对某些声音的反应,这些声音与它们的消极经历相联系。在老鼠面前播放一段特殊声音后20秒给予其轻微的足底电击。
之后研究者比较了有正常功能的天冬氨酸受体的老鼠与受体功能错误的老鼠之间的区别。
缺失天冬氨酸受体记忆变得迟钝
天冬氨酸受体正常的老鼠会很快就能意识到,这段声音是足底电击的指示器——正常反应,而受体功能错误的老鼠很难建立起这种联系。
他们解释道,天冬氨酸受体正常时,老鼠可以建立这种关联,但是研究结果表明,该受体错误时,这种关联就被打断。
乔治亚大学医学院神经学家JoeTsien博士说,“看到一张面孔,你想起一个名字;看到办公室,你知道要工作了;关联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在缺失天冬氨酸受体的老鼠身上发现,这种记忆模式变得迟钝、关联被打破。
为了更好的理解记忆模式如何与正常或是不正常的天冬氨酸受体相关,研究者为老鼠分配了与脑活动相对应的音符。
结果表明正常老鼠脑活动对应的是“动感的旋律”而天冬氨酸受体错误的老鼠脑活动对应的是“杂乱的噪音”。”
Tsien博士说受体错误的老鼠初始是建立了这种关联模式的,只不过后来忘记了。他解释道“它们的音调平直,关联度低,而这一切在我们记录的健康鼠脑中不是这样。
他说通过这项研究,小组开始理解想法和记忆是如何建立的,同时也补充道:“这使我们首次能够理解正确的一步如何以及是否在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并完成建立一连串记忆的;也使我们能比较当关键一步丢失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失忆的可能的治疗手段
Tsien说如果我们掌握了大脑如何记忆以及记忆的内容,我们就能研发出更好的治疗手段来对付各种神经障碍,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
“知道了这些模式的结构和意义,你就能利用其去判断,如衰老过程中为什么我们记忆力逐渐减退,识别和测试对恢复记忆力真正有效的药物。”他补充。团队的下一步就是确定衰老是如何影响记忆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