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25岁以上的人一生中患中风的风险接近四分之一
发布时间: 2019-01-31     来源: 南方周末

最新研究显示,从全球范围看,25岁以上的人一生中患中风的风险接近四分之一,而中国人的中风风险最高,达39.3%,其中中国男性的风险高达41.1%,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风,学名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前者是由于血管阻塞以至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常称做“脑梗”,而后者是指脑部血管破裂出血,也就是俗称的“脑溢血”,由于发生在脑部这个敏感部位,发病后对身体影响较大,尤其是出血性中风,虽然发病率低于缺血性,但是致死率更高,幸存的话,也会留下偏瘫等后遗症。

2018年12月,知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全球疾病负担2016中风终生风险项目组(The GBD 2016 Lifetime Risk of Stroke Collaborators)的成果,对全球和不同区域中风风险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从全球来看,25岁及以上的人,一个人一生中患中风的风险为24.9%,接近四分之一;而中国人的风险预计最高,达39.3%,区分性别的话,中国男性的风险同样位居世界第一,达到41.1%,女性则为36.7%,在总体男女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中国两性之间的中风风险差异在各国中也是最大的,不过,男女的风险率结论都远高于以往类似研究。

中风在中国的风险长期居高不下

这项研究利用了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这一持续性的全球合作项目,包含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可用数据,总体上看,中风风险不仅与地理位置有关,也与反映各国收入、教育、生育等综合情况的社会人口指数(SDI)有关。比如,除了中国较高外,东亚、中欧、东欧,都相对较高,其他风险较高的国家保加利亚、拉脱维亚、马其顿、罗马尼亚、俄罗斯等,位置相对较集中。

从社会人口指数来看,像中国这样的中高水平国家风险最高,低水平国家则风险最低,像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东部,风险低至11.8%。

这种风险的分布与中风的主要诱因是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非遗传因素促成的高血压很多可以归结到饮食和生活习惯,肥胖、盐摄入量大、饮酒等因素使得以前高血压常被视为富贵病,再加上现在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节奏快,高血压成为一个重要变量。

但在低社会人口指数地区,空气污染和水果摄入量少则是更主要的原因,高社会人口指数地区,高身体质量指数(BMI)和高空腹血糖值则是很重要的原因。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2018年《柳叶刀》杂志的一项预期寿命研究,中风现在位列全球第二大造成生命损失的因素,预计到2040年仍然如此,而2018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牵头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更是指出,中风是造成中国人寿命减损的第一大病因,在因病死亡人群中,五分之一的人都死于中风,据测算每年死于中风的患者达到196万。

而中风对中国人造成的风险也并不是近两年才有的。中国基于社区调查的中风流行结论是近三十多年才有的,1995年的11月,《中风》杂志(Stroke)的文章通过1986年至1990年中国部分地区中风发病率与日本的对比,认为中国和日本类似,均属于世界上中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王拥军等人在《中风》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中风是造成中国人死亡和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因素,每年预计有160万人死于中风。

那么中风的风险在中国为什么高呢?

年龄大是个重要信号,但年轻时预防很重要

王拥军等人认为,中国随着经济的增长,肥胖和高胆固醇的风险大幅升高,比如脂肪摄入量从1983年的每天88.1克,增加到了97.4克,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则从1984年到1999年增长了24%,农村和城市的肥胖情况从1994年到2002年,分别增长了85%和13%,加上大量的抽烟人群等,导致中国中风比例快速上升,当然,高血压仍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从各类研究综合来看,年龄也是中风的一个重要信号。虽然此次最新研究从25岁算起,但以往许多研究会以55、50或45岁为界,去分析中风的相关问题,而中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则将筛查对象限定在40岁以上。一般认为,年轻人不易得中风,但有研究指出年轻人发病率在升高,吸烟通常是重要的因素。

考虑到中风一旦发病风险较大,以风险因素为依据,提早预防就显得很重要。比如注意饮食,避免超重、肥胖或盐摄入过量,多吃水果蔬菜,禁烟禁酒,锻炼身体,不要熬夜,特别要注意血压和血脂情况。2018年2月,《国际中风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一项在新西兰开展的多人种参与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在9个月时间里,有健康教练定期授课的干预组显著地降低了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改善包括中风在内的疾病风险。

不过,正如全球疾病负担2016中风终生风险项目组所指出的,从国家层面来看,不同收入国家由于医疗保健、卫生技术和中风风险的差异,所采取的策略显然是不同的。但个人可以有计划地评估和改善自己的风险状况,有针对性提高预防中风的能力。

来源:南方周末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