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DA加速批准不限癌种靶向疗法,治疗NTRK融合肿瘤
11月20日,Loxo Oncology和拜耳(Bayer)公司联合宣布,FDA加速批准双方共同开发的Vitrakvi(larotrectinib)上市,用于治疗携带NTRK基因融合的成年和儿童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不需考虑癌症的发生区域。这一药物的批准,是癌症疗法从“基于癌症在体内的起源”转向“基于肿瘤的遗传特征”这一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Larotrectinib是Loxo Oncology和拜耳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具备高度特异性的口服TRK抑制剂。它是一款从早期开发时期开始就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而不针对特定癌症种类的抗癌新药。它曾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孤儿药资格和罕见儿科疾病认定。而且,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检验该药物疗效的临床试验也采用了“篮子试验”(basket trial)的试验设计。即不按照患癌组织来募集患者,而是按照肿瘤的分子特征来募集患者。此次批准是基于larotrectinib在多项临床试验中的表现。根据今年10月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在55名可以用RECIST标准衡量的TRK融合癌患者中,larotrectinib能够达到80%的客观缓解率(ORR)。值得注意的是,larotrectinib在多种癌症类型中的表现都非常一致。
2. FDA加速批准Bcl-2靶向药治疗白血病,完全缓解率可达54%
11月12日,艾伯维(AbbVie)和罗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共同宣布,FDA加速批准双方共同开发的Venclexta(venetoclax),与低甲基化剂(azacitidine或decitabine),或低剂量阿糖胞苷(LDAC)化疗联用,治疗新确诊75岁以上,或因为慢性健康问题和疾病无法使用高强度化疗(intensive chemotherapy)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Venclexta是基因泰克和艾伯维公司联合开发的“first-in-class”靶向药物,它能够与Bcl-2蛋白特异性结合并且抑制其功能。Venclexta已经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
这一加速批准是基于名为M14-358和M14-387的两项临床研究结果。在这两项研究中,新确诊但是无法接受高强度化疗的AML患者接受了Venclexta组合疗法的治疗。在M14-358试验中,接受Venclexta和azacitidine组合疗法治疗的AM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为37%,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率(CRh)为24%。接受Venclexta和decitabine组合疗法治疗的患者的CR为54%,CRh为8%。M14-387试验结果表明,Venclexta与LDAC联用,患者CR为21%,CRh为21%。
3. 24年来首个重大突破,FDA批准致命罕见病首款新药
11月20日,Sobi和Novimmune SA公司联合宣布,美国FDA批准双方共同开发的干扰素γ(IFNγ)抗体Gamifant(emapalumab-lzsg)上市,用于治疗儿童或成年原发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患者。这些患者患有复发/难治性疾病,在接受常规HLH疗法后疾病继续恶化,或对常规疗法不耐受。Gamifant是FDA批准的首例针对HLH的疗法,这代表着治疗原发性HLH领域24年来的首个重大突破。
Gamifant是一种IFNγ的单克隆抗体。它能够与IFNγ结合并且中和它的作用。该药物曾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和孤儿药资格,而且新药申请也获得了优先审评资格。Gamifant获得批准与类固醇疗法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联用,每周两次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直到患者接受HSCT。
4. 礼来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爱优特?正式在国内上市
11月25日,礼来中国在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全球上市会上宣布,新型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正式在中国上市。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于9月4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除了已经在中国获批的转移性结直肠癌适应症,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联合紫杉醇以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为适应症的关键性3期临床研究,目前也正在中国开展。
5. 治疗白血病,第一三共FLT3抑制剂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11月21日,日本第一三共(Daiichi-Sankyo)医药公司宣布,美国FDA接受了该公司为quizartinib递交的新药申请(NDA)并且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Quizartinib是一款口服FLT3抑制剂,它将用于治疗携带FLT3-ITD基因突变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Quizartinib是第一三共公司研发的口服特异性FLT3抑制剂。它已经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快速通道资格和孤儿药资格。在一项全球性,随机开放标签3期试验中,367名复发/难治性FLT3-ITD AML患者接受了quizartinib单药疗法或挽救化疗的治疗。在今年6月公布的试验结果表明,quizartinib与挽救化疗相比,可以将患者死亡风险降低24%(HR=0.76, p=0.0177, 95% CI: 0.58-0.98),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6. 12亿美元囊获创新肺癌靶向药!杨森达成研发协议
11月5日,韩国制药公司柳韩洋行(Yuhan)宣布,已与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杨森公司(Janssen)签订了有关lazertinib的协议。Lazertinib是一种第三代TKI,它用于治疗具有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高效、针对EGFR突变的选择性、结合不可逆、脑渗透性和口服活性等特点,因此可能具有作为一线治疗的潜力。Lazertinib目前正在韩国进行1/2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显示,lazertinib在那些已发展出获得性耐药的NSCLC患者中表现出强烈的疗效。并且,药物耐受性良好,患者发生3级或更高不良事件的比率较低。
根据协议条款,柳韩洋行将获得5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有可能获得高达12.05亿美元的开发和推广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销售额的分成。杨森公司将承担开发、制造和推广lazertinib的责任,并拥有lazertinib除了韩国之外的全球独家权利。这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展全球性的临床试验,评估lazertinib在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试验预计将于2019年开始。
7. 百济神州与Zymeworks合作,获得两款双特异性抗体独家授权及平台使用权
11月27日晚间,百济神州与Zymeworks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就两款在研HER2靶向双特异性抗体药物ZW25和ZW49的临床开发和推广达成了战略合作。百济神州获得这两款候选药物在亚洲(日本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开发和推广的独家授权。此外,百济神州还获得授权可利用后者专利保护的Azymetic?和EFECT?平台针对至多三种其他双特异性抗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及推广。
ZW25是一种基于Azymetri平台的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同时结合两个非重叠的HER2表位,即双互补位结合。Zymeworks正在开发其作为HER2靶向疗法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实体瘤患者,目前正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展1期临床。值得关注的是,美国FDA已授予ZW25用于治疗胃癌和卵巢癌的孤儿药物资格。
另一款候选药物ZW49是一种基于ZymeLink平台设计的新型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靶向两个非重叠的HER2表位,可促进其内化并有效递送具有细胞毒性的载荷。临床前研究表明,基于ZymeLink的ADC比那些包含常用ADC有效载荷DM1或MMAE的ADC具有更好的治疗窗口。Zymeworks正将这款药作为“best-in-class”的HER2靶向ADC开发,用于治疗表达HER2的几种适应症,特别是肿瘤已经恶化或对HER2靶向药物耐药的患者,以及那些HER2表达水平较低,不适合采用现有HER2靶向疗法的患者。这款药的临床试验申请已于近期提交至美国FDA。
8. 小细胞肺癌治疗新希望,亚盛医药首次公布双靶点新药临床进展!
11月12日消息,国内原创新药研发公司亚盛医药近日在2018年亚洲肺癌大会(ACLC)上,公布了其在研抗肿瘤新药双靶点Bcl-2/Bcl-xL抑制剂APG-1252的临床最新数据和进展。这是亚盛医药首次对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的临床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公开报告。此外,肺癌领域的权威专家吴一龙教授作为APG-1252中国1期研究的临床研究负责人,其团队在会上口头报告了APG-1252用于晚期小细胞肺癌或其他实体瘤治疗的1期研究。
作为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高效小分子药物,APG-1252可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及Bcl-xL蛋白修复细胞凋亡。目前,该款药物正在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进行三项1期针对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国研究入组小细胞肺癌患者。据悉,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在中、美、澳开展的三项APG-1252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和其它实体瘤的1期临床研究共入组35名患者,其中包括小细胞肺癌患者17名,研究正在进展中。后续将开展APG-1252治疗小细胞肺癌的2期研究以及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实体瘤的研究。
9. 亚盛医药三代BCR-ABL抑制剂临床进展入选2018 ASH年会口头报告,治疗白血病
11月21日,亚盛医药宣布,公司在研原创1类新药HQP1351的一项临床研究入选第60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的口头报告。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江倩教授将在会议期间作口头报告。HQP1351为第三代BCR-ABL抑制剂,用于治疗针对格列卫耐药的C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本次入选的临床研究为HQP1351临床安全性与初步疗效的1期结果。HQP1351是亚盛医药可以有效克服一代、二代BCR-ABL抑制剂的耐药缺陷,特别是对携带T315I突变的CML患者也有很好的疗效。
关于召开第七届六次理事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经研究,四川省医..“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