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糖尿病日,提醒我们糖尿病仍然是一种全球性的主要疾病,当今世界3.82亿人口患此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简称IDF)于11月14日发布的数据,到203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预期将升至近6亿人。去年近500万人死于糖尿病——其中半数在60岁以下。糖尿病也造成了灾难性的经济后果,仅在2013年一年,糖尿病就在全球花去了5,480亿美元。
寻找治愈方法之所以变得如此迫切和具有挑战性,不仅仅是因为全球患病人数的规模,还涉及到糖尿病的复杂性。
就像我们知道癌症不是1种而是200多种疾病一样,糖尿病也是一种极为复杂且异质性的病症,涉及到众多基因、分子以及器官系统。个体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以及患者的病程都受到一系列基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可能导致各种不同的并发症,包括失明、神经损伤、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进而导致截肢、中风。抑郁症和认知能力下降等合并症在糖尿病患者身上也较为常见。
糖尿病概述: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的免疫细胞会攻击胰腺中产生的胰岛素细胞。而胰岛素是将血糖转化成能量所必需的激素。上世纪20年代胰岛素的发现是一个重大突破,它成了糖尿病人名副其实的救命药,但仍然无法治愈糖尿病。
2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病例中占95%,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通常与肥胖相互关联,特点是患者血糖水平居高不下——通常伴有高血压、血脂水平异常等其他代谢异常情况。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身体器官或组织的严重损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好在,通过健康的营养摄入与适当锻炼,并以此避免体重增加,存在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人还是可以避免这种疾病的。对于已经确诊2型糖尿病的病人,经过适当的治疗,也可以成功延缓或避免严重后果。这通常需要各种药物的配合使用。
但当今的现实是,医疗手段并没有阻挡糖尿病的肆虐。当今3.82亿糖尿病人中,有半数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而在美国,每7个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成年人中,只有一个能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设立的血糖、血压与胆固醇水平联合指标。
因此,糖尿病预防及治疗意识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医学界须搜寻新的药物来帮助人们应对糖尿病,并寻找新的方法来治疗并发症与合并症。这就是为什么医药研究人员仍在不懈地开发各种各样的口服与注射药物,包括新型胰岛素制剂,以及经过改善的给药装置。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医疗进展需要尽快推广到世界各地,提供给病人的原因。
这项工作反映了糖尿病复杂性的另一个层面——对不同国家与族群的影响不尽相同,而医药界正在尽力满足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病人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在美国,糖尿病在某些特定人口群体中更为普遍。美国疾控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发布的2007-2009全国性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在非西班牙裔白人中为7.1%,在西班牙裔人口中为11.8%,而在非西班牙裔黑人中则达到12.8%。
科学家们相信,基因可能在其中扮演了一定角色。有人推测存在一种“节俭基因”,它会帮助我们将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储存起来,以渡过食物稀缺的时候。而这种基因可能会提升罹患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环境与社会因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族群差异。
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案例研究对象。全球每四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生活在中国——也就是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近1亿。最近的一项调查估计,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可能超过11%。更为堪忧的是,50%的成年人至少有一项指标超过了糖尿病前期诊断门槛。为满足中国规模庞大且日益增长的需求,制药公司礼来(Lilly)于周四宣布在中国苏州投资3.5亿美元设立分厂,为该国糖尿病患者生产更多的胰岛素。
《美国医学会杂志》(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9月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饮食习惯的骤然改变,加上运动的缺乏,导致中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和发病体重都要低于在美国看到的一般情况。
在意识到中国及整个亚洲的人种基因及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个体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并了解了它们会以何种形式表现后,礼来公司于2012年在上海成立了礼来中国研发中心(Lilly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专注于2型糖尿病的研究,因为这种疾病在中国极为普遍。该公司还在着手提升中国临床试验登记患者人数,并投资于中国医生的临床和科研教育,使他们能够为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能更好地参与未来的临床试验。
在这个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有一个方面是全球共通的:不管生活在何处,糖尿病患者都面临着应对这种疾病的重大挑战,这是一个复杂、艰巨且伴随一生的挑战。帮助他们面对这个挑战——遏止这一全球性疾病造成的损害——是研究者们搏击糖尿病这种复杂疾病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