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跨国药企本土人才“弃外投中”:中方开出的底薪高20%
发布时间: 2018-06-22     来源: 健康点healthpoint

在华跨国制药公司正在涌动一股高端人才离职潮,而跳槽目的地是国内初创药企。

最近几个月,辉瑞、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以及强生等知名跨国药企的中国管理人员正纷纷跳槽至本土制药公司,而国内制药行业研发生产的药物正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这一潮流也吸引了不少外媒的注意。近日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关注了这一现象,《金融时报》认为,丰厚的待遇、灵活的组织架构、良好的前景预期是本土人才回流国内初创药企的几大原因。有趣的是,《金融时报》的标题用了“人才流血”(bleeds talent)一词,也显示了外媒的复杂心态。

跨国药企本土高管跳槽本土企业或创业

5月初,百济神州宣布吴晓滨从出任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他说:“我清晰地看到中国公司以及在中国针对病人的本土创新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吴晓滨可谓医药界的“传奇”人物,先后在拜耳、惠氏以及辉瑞等知名药企中国区工作期间,业绩表现可圈可点。吴晓滨从2009年起先后担任辉瑞中国区总经理、总裁等职务,直至上个月离职。百济神州是国内一家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小分子靶向新药和免疫肿瘤疗法的研发。2016年,百济神州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目前有两款药物在国外进行临床三期试验。同样是在上个月,原西安杨森副总裁、创新产品事业部负责人边欣加入百济神州,任首席商务官。

而百济神州就是跨国药企员工“弃外投中”的一个很好例证。自去年将新基中国推广团队纳入麾下以来,百济神州着手进行商业运营团队布局,目前,在市场和销售这块,百济神州人员构成大致是三分之一辉瑞,三分之一杨森,三分之一新基。

5月,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前高级副总裁巢守柏博士加盟天津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Cansino Biologics)出任首席运营官,而6月5日,再鼎医药(Zai Lab)正式宣布:任命前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肿瘤业务部门负责人梁怡为首席运营官、大中华区总裁。

还有一些跨国药企本土雇员高管离职创业。今年早些时候,曾在葛兰素史克公司(GSK)任职11年、时任全球传染病研发部高级副总裁的洪志,创办了初创药企腾盛博药(Brii Biosciences),上个月获得2.6亿美元融资,投资者中包括红杉资本等。原新基公司全球临床研究与开发部门执行总监、曾在强生、诺华以及新基等跨国公司任职18年之久的梅建明(Jay May)博士于2016年创办了德琪医药(Antengene Corporation)。在母亲被查出患上癌症后,梅建明看到了癌症防治领域“尚待满足的巨大医疗需求。”他对《金融时报》表示:“这促使我考虑,或许我应该在国内开创事业。在本土公司,决策更为高效。”

面对本土高管纷纷离职,跨国药企为留住人才很犯难。跨国药企麦肯锡香港高级合伙人Franck Le Deu表示,跨国药企可能采取的应对之策一方面是要求支付更高的赔偿额,另一方面是创设更加灵活的组织机构,为雇员提供创业机会。

风投创新高 生物医药行业蓬勃发展

跨国药企高管纷纷离职加入国内初创药企或进行创业,背后是生物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据咨询公司ChinaBio统计,2017年国内医疗保健行业共获得117亿美元风投资金,创历史新高,而2016年医疗保健行业获得风投资金为53亿美元,2017年相较2016年增幅超过一倍。2017年国内药企获得26亿美元风投资金,此外从股市获得31亿美元资金,还通过专利使用权协议获得了数十亿美元。

由于国内初创药企获得了不菲的融资,也为高端人才开出了可观的薪酬。瑞银集团(UBS)制药行业分析师赵冰表示,由于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生产,中国生物科技公司“需要来自外企的人才。这些中国初创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可以提供世界级的薪酬,许多还提供股权。”

世界顶级猎头公司Hays中国区总经理Simon Lance对《金融时报》表示,中国初创药企开出的底薪比跨国药企高20%。此外,“国内初创公司通常会提供高许多的奖金、股票期权以及福利待遇。”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融资额的节节攀升让其对优秀人才愈发有底气

中国初创药企的创业环境氛围对跨国药企高管也颇具吸引力。麦肯锡香港高级合伙人Franck Le Deu说:“很明显,跨国药企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正在加入本土药企。他们加入本土生物医药企业的价值定位非常清晰:本土公司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创业环境,公司将来有公开上市的可能性以及令人兴奋的开创一番事业的种种机遇。”

除了待遇,中国初创药企在管理架构上的先进性也有吸引力。吴晓滨就表示,同跨国药企复杂的管理层级相比,“在中国的初创药企,工作动力有很大不同,而且决策快速高效。”他补充说,新成立的创新药企充满活力,加薪与之相比也相形见绌。“我认为一般来说,人们离开跨国药企转投初创公司并非为了获得经济补偿,更多是受创业精神所驱使。”

跨国药企的本土高管加入国内初创药企可谓是双方“遇到了最好的彼此”。当跨国企业以前的政策优势不复存在,而本土生物医药创新日渐崛起,正如北京大学教授、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所言,中国未来的“基因泰克”正在壮大的过程中。吴晓滨等一众跨国药企人才进入本土企业,也是大势所趋。中国初创药企,未来可期!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李伟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