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对症补虚 巧用四大类中药区别进补
发布时间: 2018-03-05     来源: 致心养心堂

中医治疗虚症的原则是“虚者补之”,但必须根据不同的类型施以相应的补法。有四大类药物可以治疗虚症。第一种是补气药,即具有补气功能、用来治气虚证的药物,以补脾益肺为主,主治脾气虚、肺气虚证。第二种是补阳药,即能温补人体阳气、治疗阳虚证的药物,以温补肾阳为主,主治肾阳虚证。第三种是补血药,即治疗血虚证维护组的药物,以滋生血液为主,主治血虚证。第四种是补阴药,即能滋养阴液、生津润燥、治疗阴虚证为主的药物,以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为主,主治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证。

中医药的应用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精微奥妙符合宇宙造化之理,因而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至今在广大的农村,中草药仍然在防病治病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经验。许多文献也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内容。

医学认为,“虚症”是人体正气的虚弱。造成正气虚弱的原因很多,诸如先天不足、儿时发育欠佳、中年劳累过度及重病引发的大出血等。

虚症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类,其中气虚与阳虚属于阳气不足,临床表现多为精神怠倦、食欲不佳、舌质胖淡、脉象细软等;而血虚和阴虚则源于阴血不足,症状是头晕目花、心悸气短、四肢无力、失眠多梦等。

中医治疗虚症的原则是“虚者补之”,但必须根据不同的类型施以相应的补法。下面介绍常见四大补益药物:

第一种是补气药,即具有补气功能、用来治气虚证的药物,以补脾益肺为主,主治脾气虚、肺气虚证。人们喜欢用来煲汤的补气药有党参、黄芪、白术、大枣。对于经常全身乏力,疲惫不适,或气短,多汗的气虚人群,当用补气之品如高丽参、西洋参、太子参、冬虫夏草等。

第二种是补阳药,即能温补人体阳气、治疗阳虚证的药物,以温补肾阳为主,主治肾阳虚证。大家常用来煲汤的补阳药有巴戟天、杜仲、补骨脂。对于畏寒怕冷,大便稀溏,腰膝酸痛的阳虚人群,宜用鹿茸、海马、海龙等。

第三种是补血药,即治疗血虚证维护组的药物,以滋生血液为主,主治血虚证。大家常用来煲汤的补血药有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对于常感到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汗出,或者面色苍白,眼睑色淡的血虚人群,宜用当归、枸杞子、熟地、阿胶等。

第四种是补阴药,即能滋养阴液、生津润燥、治疗阴虚证为主的药物,以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为主,主治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证。大家常用来煲汤的补阴药有北沙参、百合、麦冬、玉竹、枸杞子。对于干咳无痰,手足心热,口舌干燥,腰酸盗汗的阴虚人群,则宜用麦门冬、山萸肉、石斛、川贝母等。

八种“虚证”需要进补

只有有“虚证”的人才需要“补”,而“虚证”又包括脾气虚、肺气虚、肾阳虚、血虚证、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

脾气虚:多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泻,甚至负重,脱肛,脏器下垂。

肺气虚:多见少气懒言,言语低微,甚至喘促,易出汗等。

肾阳虚:多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白带清稀、夜尿增多、脉沉苔白等。

血虚证:多见面色萎黄、嘴唇及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慌心悸,以及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经闭等。

肺阴虚:多见干咳少痰、咯血、蓄热、口干舌燥等症。

胃阴虚:多见舌绛、苔薄、咽干口渴,或不知饥饿,或胃中嘈杂、呕哕,或大便燥结等症。

肝阴虚:多见两目干涩昏花、眩晕等症。

肾阴虚:多见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心烦失眠、遗精,或潮热盗汗等症。

不宜进补人群

比如补气药,多味甘臃肿,助湿碍气,湿盛中满者慎用,必须要配上健脾消食药;而如果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不宜食用黄芪。

比如补阳药,性多温燥,能伤阴助火,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比如补血药与补阴药,性多黏滞,妨碍消化功能,湿阻中焦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为了防止“闭门留寇”,对于外邪尚未清除的病人,补益药不宜过早食用,以免留邪,必须用时,也应以祛邪药为主,酌加补养药协助,以扶正祛邪。

而对于“虚不受补”(即凡虚弱病人服用补药后,如果出现虚火上炎的症状,如口干、唇焦、烦躁,失眠,以及消化不良,腹胀等)的病人,应配以滋养阴液的药。由于这些病人脾胃虚弱,而许多补药较滋腻,不易吸收,服用过多反而加重消化不良症状,邪气乘虚而入。

而阴虚患者又由于身体消耗,体液不足,神经系统功能不平衡,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而补气药和补阳药能使人体功能亢盛,兴奋神经系统,又会使原有“虚火”症状加重。

补气药是为虚证而设,凡脏腑功能正常者不宜食用,否则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有“虚证”者最佳进补方法

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阳虚补阳、阴虚补阴,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气血阴阳又是会相互转化的。由于气虚和阳虚表示机体活动能力减退,阳虚多兼气虚,而气虚常可导致阳虚;血虚和阴虚表示精血津液的损耗,阴虚多兼血虚,而血虚也易导致阴虚。故补气药与补阳药,补血药与补阴药常相须为用;至于气血双亏(气虚和血虚),阴阳两虚(阴虚和阳虚)的症候,又当气血双补,阴阳兼顾。

具体来说,在应用补气药时,若出现气滞胸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应配伍理气药同用。在应用补血药时,常配以适当的补气药,以补气生血,增强补血效果。在应用补阴药时,余热未尽者,当与清热药同用;阴虚阳亢者,当配以潜阳药。在应用补阳药时,如见遗精滑泄、崩漏淋漓不止、白带绵绵不断、五更泻泄者,当配以涩精止遗、固崩止带、涩肠止泻药。此外温补肾阳时,还当考虑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互济的特点,当配以滋补肾阴的药物。

中药进补,重在补虚。对于无病也不虚的人,使用中药进补则要慎重。即使是需要进补的人群,首先应确定是否有虚症。最后再根据虚症的类型,选择适宜的补药。此外,中药进补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健康人群、儿童及青少年人群应尽量避免滥用中药进补。

专家还提醒人们,冬季进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服用人参进补时,忌食萝卜,以免影响人参的进补作用。

2、凡有感冒发热、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病症,都应暂停服用任何滋补品,待病愈后再进补。

3、进补时忌进食过于甘腻的食物,忌过食生冷食品,以免妨碍对补药、补品的吸收。

4、生命在于运动,人们不能光靠滋补品来维持身体的健康,还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力所能及的劳动,方能最终获得健康

    原标题:「解说中药5」冬季“虚人”应该这样,巧用中药对症补虚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