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回归20年,香港和内地医界不再是“异地恋”
发布时间: 2017-07-03     来源: 健康界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那一刻,香港回家了。

20年来,回归后的香港不仅在航运、教育等方面连接了祖国的血脉,与内地医疗圈也频频互动,在一次次往来中形成了“你中有我”的医学脉络。

学习·规范·商讨 政策让双方加速“跑”

1991年12月至今,香港所有公立医院和诊所均由医管局负责监管,医管局统筹公共医疗政策、医院收费、所需资源,并进行医院服务研究等工作。

好的管理方式无疑会带来学习效应。在2006年,江苏省无锡市曾参照香港医管局模式,成立了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效仿香港对公立医院实施管理和运营分离,实行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责任制改革。

除了学习香港的医院管理模式,基层医疗也是内地医疗服务参照的楷模。2007年,国家原卫生部及郑裕彤基金与香港医院管理局签署了“社区医疗新世界——社区卫生及基层医疗管理培训计划”合作备忘录,安排大批内地社区医疗人员赴港培训,以发展内地社区医疗。

学习之余,香港医师到内地行医的权利逐步得到了保证,不过两地制度及管理办法存在差异。为此,2009年原卫生部规定,香港医师申请内地医师资格和执业注册时,需出具无刑事犯罪记录证明,以协调两地的医师身份认可流程。

当然,对话和研讨也在促进内地和香港的共同进步。2012年,应原卫生部邀请,香港医管局访问团赴京访问,不仅与原卫生部长陈竺交流了两地医疗制度和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感受,还签署了为内地培训医院专业管理人才的备忘录;2014年,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会见香港医院管理局访京团时直言,内地将着力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希望香港医管局为内地培训县级医院院长和护理骨干。

“我需要你帮我”,这是自己人之间才有的坦诚。

车马难行 医生用脚开拓

政策是医生行为和选择的导向,但在政策出台之前,医生的专业魅力和患者的需求早已让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距离渐消,只要对方那片土地需要,医生就会走过去。

·2003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发起“耳聪工程”,每年到内地贫困地区实施慈善复聪手术。

·2003年12月,香港医管局下辖的公立医院首次开设“中医门诊”,邀请广东省中医院专家前往开展中医药服务和临床科研。

·2005年7月,香港医疗卫生学会会长高永文带领13名香港医生签约广州祈福医院,这是首批香港医生获得内地卫生部批出的有限度执业牌照。

·2007年6月,香港医院管理局开始向广东护士提供专业培训,帮助内地护士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2008年,根据香港医生公会资料,香港已约有10名医生在内地设立医疗机构。

·2010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宣布与香港西医工会签署合作协议,计划为获得内地行医执业资格的香港医生提供协助,鼓励港医到粤行医。

·2010年11月,香港心脏专科医生纪宽乐等4名香港专科医生负责的万治(香港)内科门诊部在广州中信广场开业,采用香港诊所的做法,预约就诊。

·2012年5月,深圳市首个香港注册西医开设的志浩门诊部在福田中心区开业。

·2013年3月,内地首家港资独资医院——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在福田区开业。

·2016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香港玛丽医院的肝癌治疗技术和经验为基础,开设肝癌专家门诊,这是深圳首个针对肝癌的门诊。

从两地紧密的医疗互通互联中不难看出,对于医者而言,香港和内地的医生之间,已经不再是“异地恋”。

你需要我就在 谁道前路茫茫

医学的真谛,在于常常去帮助。20年来,香港和内地互相借医学之道不断给对方伸出援手,每一次都透着赤诚。

·非典·

2003年初春,香港暴发“非典”疫情。此时,同样紧缺抗疫医药物资的内地伸出了援手。疫情发生几日之内,中央政府支援香港特区抗击“非典”的第一批医用物品便经深圳口岸运往香港。6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香港从“非典”疫区中除名。

在这次抗击“非典”过程中,香港医管局还发现中医药介入的患者住院天数显着减少,激素使用时间也有缩短,这改变了香港人对中医的传统看法,也为医管局决定开设“中医门诊”打下了基础。

·5.12·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

震后不到30分钟,香港红十字会拨出50元万人民币支援灾区;不到8小时,特区政府向立法机关申请紧急拨款3亿港元赈灾;加上95%的香港居民捐款,香港对汶川的援建资金累计达百亿港元。

人力上,除了亲赴灾区的香港义工有2000人左右,香港医管局还先后分5批调派50多名医护人员前往四川提供医疗服务支援,为灾民提供手术、精神心理辅导及复康治疗服务。其中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潘德邻参加援助汶川地震灾区项目后,连续3年坚持每两周利用一个周末到四川德阳为灾区伤残人士会诊、做手术,几未间断。

香港归来,20年与祖国医路风雨同行。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