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反应的发生与体质有关,个体差异较大。服用或注射过光敏性药物后,同时又进行了户外活动,晒过的皮肤就可能出现异常,轻者发红发痒,重者出现痘痘、水泡等,少数人会出现发热、头昏等全身症状,而且服用的药物量越大,在户外时间越长,症状就越重。美国《健康》杂志网站近日盘点了六种常见的光敏性药物。
1。用于治疗痤疮的维甲酸类药物。维甲酸又称维A酸,是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中间产物,可用于治疗痤疮、银屑病、鱼鳞病等皮肤病。有研究发现,维甲酸类药物可以诱发光敏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脱皮等不良反应。此外,含有水杨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护肤产品也可能会有上述副作用,也要特别小心。
2。部分抗菌药。常见的喹诺酮(沙星)类抗菌药光敏发生率较高,代表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还有四环素、氯霉素与治疗肺结核的复方新诺明也可能引起光敏反应。这类药物不但具有光敏性,服用后还可能加重晒伤。
3。 非甾体抗炎药。例如萘普生等。这类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光敏反应,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4。 抗过敏药。例如苯拉海明和氯苯那敏等抗过敏药,也是光敏反应的一大风险因素。对某些患者而言,服用此类药物会降低出汗能力导致身体散热不及时,而引发高热。
5。 部分抗抑郁药。服用盐酸氯丙嗪等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也要注意防晒。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可见患者身体光照部位出现灰蓝或紫色色素沉着。另外,在炎热的天气里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会影响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暑,严重时易出现中暑。
6。 维生素。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症的烟酸(维生素B3)会引起皮肤反应,所以可能会导致服药者对光线敏感。 另外有很多非处方的草药具有光毒性,如圣约翰草。
用药后需要避免日晒的药物还有透皮贴剂。强烈的阳光照射会放大透皮贴片的效果(如止痛剂芬太尼和降低血压的可乐定),这类药物会通过皮肤直接传送药物。被晒伤时,皮肤表面的血管会扩张,导致药物吸收量增多。
服用上述药物,应注意涂抹防晒露或撑遮阳伞,避免直接日晒引发光敏反应。
关于召开第七届六次理事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经研究,四川省医..“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