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 董子畅)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走高,每年约有20多万新发乳腺癌患者,乳腺癌已经高居女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在日前召开的“关爱女性关注乳癌”的内分泌治疗研讨会上,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江泽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乳腺癌发病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45岁和65岁,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做一次B超或钼靶的筛查,做到乳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在中国,约60%-70%乳腺癌患者是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不可替代的治疗方式之一。”江泽飞指出,这些标准的治疗方式在乳腺癌的诊治指南中都有具体的描述和推荐。随着各种药物的研发,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日渐丰富,所以患者的预后也越来越好,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相对发达地区乳腺癌的死亡率已经开始下降了。
临床发现,目前30岁的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开始明显上升。江泽飞提醒,乳腺癌的致病因素虽然目前没有完全明确,但调查发现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比如说高脂、高雌激素水平的饮食、生活压力过大等都会影响激素的水平导致发病,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做一次B超或钼靶的筛查,做到乳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虽然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但死亡率却一直在下降。江泽飞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乳腺癌治疗方式的日渐丰富,逐步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相比,目前中国医生的观念和治疗方式毫不落后,甚至从看病经验上讲,中国医生更加丰富、更有发言权。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外已上市的部分新药,因为种种因素,我们国家还没有,患者有需要却用不上;国外已经进入医保的基础用药,中国医保却还没有覆盖,老百姓得自己掏钱,比如像氟维司群这类药物。”
中国约60%-70%乳腺癌女性是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这部分患者若使用内分泌治疗,更容易获益。然而数据显示,国内晚期乳腺癌选择一线内分泌治疗的病人并不多,仅占29%。对于这种现状,江泽飞解释:“一方面受患者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另外还受到传统治疗观念的禁锢。”
江泽飞一再呼吁对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希望能够尽快进入全国医保报销范畴,不仅能使更多患者进行持续且有效的规范治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也会普遍提升中国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水平。(完)
关于召开第七届六次理事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经研究,四川省医..“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