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未具名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直指多家药企所售中药饮片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药企对此回应不一,而随之暴露出的是,药企的采购把控与源头种植等环节的多重问题。
药企表态
6月27日,针对此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中药材农药污染调查报告中涉及的9家药企,除未检测出问题的九芝堂外,对于其他8家,记者逐一进行了电话或传真采访。
6月24日,绿色和平项目主任王婧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之间,其在多个城市的9家连锁中药房,包括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特安呐、胡庆余堂、广药集团采芝林、宏济堂、张仲景等购买的65种中药产品,经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参照欧盟的农药最大残留标准(即欧盟MRL,下称欧盟标准),其农药残留多达48项,且在部分产品中检测出6种禁止在中药材上使用的农药,如甲拌磷、甲胺磷、克百威等。
但对于其声称的具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实验室,由于与该实验室之间有相关协议,避免其受到外部压力的干扰,王婧并未透露该实验室的名称,但她强调,该实验室是兼具国内与国际资质的检测机构,而此次试验是在国内进行的。
尽管绿色和平已在调查报告中说明,检测之前,是“在确保采样包装无交叉污染的情况下,放入密封袋内完整封存”,但在部分涉事药企看来,却有诸如“它怎么证明就是在我们药店买的,得拿出购买证据来”,“样品准不准确,有没有代表性”,“它的检测有没有权威性”等疑问。
在涉事药企的诸多回应中,新金融记者发现,除检测机构未具名外,其对该调查报告的另一争议点在于,报告中所对照的检测标准为欧盟标准是否合适。而“我们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来做”已成为涉事药企的最佳说辞。
“我们执行的国家标准没有这些指标,所以就不存在超标的问题。”特安呐质量部经理何元凯表示,即便参照欧盟标准,“有些指标也没有超标。”而令他不解的是,此事一出,“我们不知道到底要执行哪一个标准。”
王婧表示,这也正是绿色和平选择欧盟标准进行对照的原因,中国药典对于中药材农药残留的规定相当少。
何元凯对此并未否认,“我们是按中国药典进行检测的,它有一些农残的检测,但检测项目很少,只检测六六六、滴滴涕等。”
对于集团下属企业采芝林出售的产品被检测出农药残留问题,广州药业董秘庞健辉表示,“那个不是采芝林自己生产的药材,(采购时)是国家让怎么检测,就怎么检测,都是符合要求的。”采芝林工作人员也表示,“我们有一套规范的流程,是按照流程一步步来的,不是随便购进的。”
张仲景负责中药饮片的曹经理则表示,其出售的中药饮片“都是从正规的饮片厂采购”,对于会否在采购时进行相关检测,他的说法是,“我们是经营公司,没有这个检测,检测全部在生产企业。”
宏济堂质管部一位工作人员的说法与此类似,“零售,国家规定不用检测。”但当记者追问此话的具体含义时,他以“不知道”为由不愿再谈。
而调查报告中检测品种较多、农药残留也较为严重的北京同仁堂,其宣传部郭部长表示此事可联系品牌部赵部长,但新金融记者数次拨打赵部长的座机,不是被告知赵部长正在开会,便是电话忙音或无人接听。此外,云南白药与胡庆余堂均未在截稿前予以回复。
采访过程中,部分涉事药企的态度是回避,其中一家药企公关负责人直言其心中顾虑,“我们觉得针对这个事单独作解释,好像得不偿失。”该公关负责人认为,这是药店出售的中药饮片的问题,选择低调处理是为了避免事件牵扯其中成药产品。
现实难题
基于以上部分药企关于药房在采购时无需检测的说法,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许玲妮认为,零售等经营企业(非生产企业)在采购中药饮片进行销售前,由于法律并没有要求一定要检验,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一般不会对采购物进行检测。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药企在采购把控环节上存在疏漏。而追溯至源头种植,情况也不乐观。
据了解,中药材有野生与人工种植之分,其中野生所占比重将近60%,在剩余的40%中,“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占比不到1/3。”一位与中药材相关的业内专家表示,其他的有些是未达到GAP认证的种植基地,有些是农户自己种植。
在此次涉事的众多药企中,自身拥有GAP基地的不在少数,可即便如此,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依然存在。
调查报告中,在北京同仁堂购买的三七花中检测出甲基硫菌灵残留51.6毫克/千克,超出欧盟标准500倍,且含有一定量的中药材禁用农药。
而该业内专家表示,“能够进入北京同仁堂的(中药饮片)实际上是非常好的”,但这也无从保证其全部来自GAP基地,毕竟“从GAP基地出来的中药材多半是用于中成药的生产,用在零售或医院的非常少,因为GAP基地本来就很少。”
调查报告还显示,检测样品中,特安呐的三七花和三七粉均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同样被检测出含少量的禁用农药。
特安呐本身拥有具备GAP认证的三七种植基地,三七花与三七粉均来自该基地,在事发后自查的结果中,何元凯坦言,“种植过程中,我们的基地是使用农药的,但那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农药,没有使用禁用农药,并且生产过程中也不存在带入污染的可能。”
他还表示,由于调查报告中并未公布所购买产品的批号,无法进一步核对其来自哪块基地,他只能初步推断,“种植三七的土地是要经过轮作的,可能是因为它(检测出的禁用农药)残留在土地里,或基地旁边一些喷射的农药通过空气传播和灌溉水污染三七种植基地,我们也在查找原因。”
上述业内专家也表示,不排除一定的历史原因——若干年前,农户在种植的时候,使用了一些现在禁用的农药,这些沉淀在土壤中的农药,可能需要70年的时间才能代谢掉;而飞机播撒农药,一大片土地全部污染了,可能使野生中药材也不能幸免,“土地污染是最大的源头。”
此外,GAP基地的可操作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位中药材经营者称,“GAP基地往往是形式上的,药企只要通过了GAP认证,就交由农户承包种植,农户不会管这些,只要种出个大叶茂的中药材就行,而要想个大叶茂、无病虫害,产量还要高,就需要施大量的肥和用大量的农药。”
上述业内专家也表示,“GAP标准,不容易落地”,原因在于,“如果完全按照GAP标准操作,成本会非常高。”他举例,一种药材,按照GAP的方式种植出来,零售价应该达到60元/斤,但市场上有大量的非GAP标准种植的该种药材,其市场价只有30元/斤。
继而导致在进行检查时,GAP基地是按照GAP标准来操作,等到专家或考察团队走后,它又回到原来的种植状态,也就使在实际操作中达不到GAP标准。
参照欧盟标准进行检测是否合适,该业内专家的观点是,中国标准与欧盟标准的关注点不同,不一定是比对方差,欧盟标准强调的是化学成分、重金属的含量,是指标,而中国中药材的标准,是老中医的形色气味,中药不是按照有效成分来界定它的药性的,而是按照方剂与配伍,中药材里面的成分非常复杂,靠的是经验的积累,因此对于中药材的考量,更多的还是依据中国药典。
但同时,他亦不否认,或许是重金属超标等原因影响了中药材药性的发挥,药性的衰退日趋明显——原本使用5克就足够的,可能现在使用10克,药性都不太明显,要用到15克才能解决原来只使用5克就解决的问题。
不论欧盟标准是否适用,何元凯表示,在初步自查后,接下来他们准备将目前采购的原料按照欧盟标准,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以判定其供应商有无使用国家禁用农药,对其农药使用情况进行切实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