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制药摇篮沦为亏损王 东北制药如何翻身?
发布时间: 2016-05-04     来源: 瞭望智库

老牌制药国企转型,如果研发能力不强,做普通的竞争力不高的产品,价格上没有优势,市场地位可能会进一步弱化。在截至目前已披露2015年财报的79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东北制药是唯一一家净利润为负的企业。这已经是这家老牌国企持续亏损的第五个年头。

东北制药近期发布的年度财报显示,公司2015年营收约38.34亿元,同比降11.51%;净利亏损3.84亿,同比下滑约541.41%,创下去年上市药企亏损之冠。尽管2012年和2014年曾扭亏为盈,但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依然是亏损。而政府五年来对其补贴却高达1.9亿。

据了解,近几年东北制药处于艰难转型期。“但老牌国企转型,如果研发能力不强,做普通的竞争力不高的产品,价格上没有优势,市场地位可能会进一步弱化。”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瞭望智库。

目前,监管趋严、降价压力等因素让整个医药行业都面临调整洗牌的压力。而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产业扩容,又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东北制药能否在夹缝中迎风而上,实现老国企的复兴,还是未知数。

蹒跚老国企 船大掉头难


东北制药前身为东北制药总厂,始建于1946年,堪称共和国的“制药摇篮”。现有员工1.1万人,总资产87.6亿元,是典型的老牌国企。公司主要生产维生素C系列、磷霉素钠、整肠生等药品,以原料药和制剂品种为主。

然而,约70年的制药经历并没有让这家老国企在整个行业转型大潮中免受风浪。

东北制药颓势始于五年前。2011年,由于主导产品VC价格大幅下降,公司首次跨入亏损红线,亏损3.9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12年和2014年曾扭亏为盈,但如果扣除卖地和地方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公司依然是亏损。(如表1)。

在年报中,东北制药这样解释净利润亏损:近几年营业利润呈现波动趋势,主要因受搬迁影响,部分产品供不应求,且新厂区固定成本增加,另外VC价格持续探底、工资费用上涨等因素造成。

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医药制药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7.41%,毛利率下滑7.17%,其中原料销售成本上升3.41%,毛利率则下滑15.34%。

根据海通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VC价格在2008年达到135元/千克的价格高峰后,开始下跌,到2010年VC的价格跌至40元/千克,进入到全行业亏损阶段,这一状况持续长达5年。目前VC的市场价格在26元/千克。

研报认为,亏损和环保使VC行业供给侧明显收缩,产能逐步出清,行业已经开始反转,产品价格将逐步上行。位居四大维生素C龙头企业第二的东北制药或将因此迎来脱困转机。

其实早在VC行业走下坡路初期,东北制药就曾宣布向附加值更高的制剂产品转型。但从近两年的数据看,转型道路似乎并不顺利。2014年,制剂销售规模占营业收入41.5%,但其收入增幅仅为8.32%;到2015年,制剂销售规模进一步收缩,仅占营业收入36%,收入下滑23.22%,毛利率下滑1.1%。

“主要还是因为企业做原料药出身,研发能力较弱,而转型选择的制剂,在市场竞争力又不强,价格不占优势。”史立臣说。

史立臣建议,企业首先要优化产品线,如果产品竞争力弱、毛利率低且销售难以上规模,干脆剔除。

逆转是否有戏?


为了实现低谷反转,自2013年换帅以来,东北制药在组织结构、运营机制、产品创新和业务结构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

例如,通过内部流程再造,实行扁平化管理,主治上下信息不对称、市场反应迟钝等“大企业病”。又如,推出五大领袖型产品,并从临床医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突破,提升盈利能力。此外,还推出产品合伙人制度,鼓励创新。

与此同时,企业定下了2018年突破双百亿(百亿营收和百亿市值)的发展目标。目前企业营收为38.3亿,总市值不到50亿。

从近几年企业实际发展势头看,要完成上述发展目标难度颇大。

首先,改革效果有限。不论是扁平化管理还是绩效激励等举措,并未让企业运营效率明显提升。年报显示,2015年企业管理费用达5.6亿,同比增加9.62%。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费用虽有小幅下降(降低0.62%),但仍高达6.3亿,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6.4%。企业近年来的年报显示,虽然扣非净利润连年亏损,但销售费用却始终居高不下,2014年高达6.37亿,2013年为5.9亿。而同为国企、主打原料药生产的华北制药同期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仅8.9%。

其中,销售服务费从2014年的1.28亿上升到2015年的3.3亿。《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查阅公司近几年的年报发现,2013年和2014年在销售费用中都专门列出了会务费,分别为2.2亿和2.18亿。而这一费用畸高,招致了不少媒体报道的质疑。在2015年的年报中,公司并未列出会务费项目。

据了解,医药行业的销售费用一直偏高,其中市场推广、渠道商占大头,企业通过召开学术会议等方式推销药物,非常普遍。但两年前,葛兰素史克中国市场行贿案被曝光,引发社会对药企“开会营销”模式中灰色地带的关注。

根据公开报道,葛兰素史克曾为扩大销量,推出“第三方管理模式”,即包销模式,通过向第三方公司支付推广服务费,由第三方公司将费用给医生,“变相行贿”。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营销亟需变革。史立臣表示,目前单一的产品营销模式已经严重过时,药企应全面调整营销结构,向“互联网 产品 品牌 服务”全方位营销模式转变。

经营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而企业变强更为关键的因素还是研发和创新实力的提升。

2015年,东北制药的研发投入1.19亿,占营业收入3.1%,在同行业处于中等水平。但一个事实是,国内医药行业普遍研发投入不高,相对来说,复星医药、人福医药等企业在研发上投入稍高(占营业收入比重在5%以上)。

从公司的产品线看,还是以原料药和仿制药为主,且没有销售额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的主打产品。

从储备品种看,目前进入申报生产和临床阶段的基本为仿制药。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招标降价等政策压力下,企业短期爆发力将十分有限。

此外,受监管、医保、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制药行业的两极分化正在加剧,马太效应已经显现。那些具有创新性、研发能力强、积极成功转型、资源掌控能力强等类型的药企有很大的发展机遇;而战略目标不明确、管理混乱、缺乏创新能力、市场应对能力差的药企会逐步被弱化。

原标题:共和国“制药摇篮”沦为“亏损王”,还有翻身机会吗?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