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三甲医院附近狂开新药店,动辄上千平米!
发布时间: 2016-05-03     来源: 赛柏蓝

听说现在专注处方药市场的医药同仁也开始关注零售市场了,处方院外化和如何开发零售市场成了医药界的热词。作者就从实践出发来谈谈现在零售市场新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吧。

医院附近狂开药店,规模:上千平米

据笔者观察,近一个时期,在所处的省会城市中,部分三甲医院旁边新近刚开的药房,有点与众不同。

首先,这些药房的位置都很好,紧邻医院,距离医院出口大概都在20米以内;

其次,这些药房的面积都很大,动辄上千平米,要知道,医院旁边的位置是寸土寸金,药店规模一般也不大,一般药店两三百平米就很不错了,能有如此大规模药房显示了对药房盈利有充分把握;

第三,这些药房内的产品,非处方药比例很低,绝大部分是医院在售的处方药以及部分草药和保健品。

一般来说,医院在售的产品,厂家是不允许在零售终端出现的,所以医院周边的单体或者连锁药房里销售的处方药,大多来自非常规渠道:窜货的、医保刷卡回购的以及厂家业务员私下放的货,品规少、货源不稳定。从这些药房柜台里药品的陈列来看,不仅品类丰富而且货源十分充足。能有如此规模,厂家的支持力度非同一般。

第四,药店的店员和普通药店店员不一样。药房里一些老营业员非常谨慎,不主动打招呼,不大愿意让顾客翻翻看看药品,习惯顾客点名就取走的流程,虽然也会顺便推荐高值的药品,但不是非常刻意,一点也不积极。

第五,个别药房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有采用医院的简称作为名字;有个用医院的全称,不过很快就改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家药房,在门头上直接标上了医院的名称,并在LED屏幕上有滚动字幕说明:“本药房为某某医院的对外药房,宗旨是为我院职工和患者提供方便,药品标准不低于医院,价格和医院一致。目的在于补充我院用药品种,特别是非中标品种和非处方药……..”

位置优越、产品齐全、药房名称,这些信息显示了药房和医院的紧密关联,据说,这些药房是医院自建或者参与共建的可能性非常大。

院外处方受到鼓励?

据多日来的观察,这些药房的生意都很好。进店顾客分两类,一类是拿着药盒直接到柜台按图索骥、或者干脆报药品的名字;一类是拎着CT袋的患者及家属。这两类人群出了药房后,很大部分又匆匆回到医院,也有的直接就离开了。

以笔者经验来看,如此大规模的操作,不像是个别医生的私下行为。

以往,为防止处方外流、利益受损,虽然院外处方的现象一直存在,但是想要杜绝也很简单,只要医院下个通知、甚至拉上药监部门,敲打下医生,基本上就会收敛很多。像现在比较明朗化的状况,让人猜测很可能是得到了医院的默许,联系到最近对医疗行业的种种限制,在政策的压力下,说院外处方是医院的主动选择也不难解释。

根据笔者的观察:院外处方,在现行医改政策下,似乎同时满足了医院和药企的共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策的束缚。这个以前小众的销售模式,有变成主流的趋势。现在看到,医院已经率先在墙上悄悄开了个小门,也开启了药企和医院新的联姻模式。可以预见:对于前期还不高的门槛,招标受挫的药企,以及非处方药企业,一定不会错过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必然会和医院联手,将院外处方做成常态化、规模化的新高度。

背道而驰的改革

频出的医改政策对医疗和药品行业堵的多、疏的少。医疗行业面临收入降低的威胁,药品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压力,而给两个行业释放的出口又很少,至少目前看来空间不大。所以,医院和药企的这种联姻,能解决双方的当务之急,可谓一拍即合。

从药企的角度看,这种模式相对操作更加灵活,脱离了招标的擎制,实施企业自主定价,可以自由掌控推广模式,且风险不大。对于医院来说,在不影响收入的前提下,院外购药成为解决药占比限制的机动砝码。另外,从表面上看,这个模式很符合当下医药分家的医改方向,甚至还能规避对医疗贿赂的打击。对于医院和药企来说,这个模式的唯一风险来自政策的变化,但是,一时半会,估计相关部门还顾不上。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唯一,对于患者来说,看病花的钱可能更多了,而这些改革出台的目的,本来是要解决看病贵的难题的。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