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技术装备
技术装备
中心静脉置管方式比较:锁骨下静脉穿刺胜出
发布时间: 2015-10-26     来源: 丁香园

 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方式包括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和股静脉穿刺,其主要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并发症(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血栓性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机械性并发症(气胸等)。

为比较不同中心静脉置管方式的并发症风险,来自法国的 Parienti 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3SITES 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 NEJM 杂志。

研究的入选标准为 18 岁以上的 ICU 患者,并且 3 种中心静脉置管方式中至少有 2 种可供选择。随机方式如下:若 3 种方式均适合置管,则按照 1:1:1 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三选一方案);若仅有 2 种方式适合置管,则按照 1:1 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二选一方案)。此外,按照患者所在 ICU 的不同和抗生素的应用与否,研究者进行了分层随机分组。

由经验丰富的操作者通过 Seldinger 技术穿刺置管,定位的方法采用解剖学标志定位或经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后,行胸片检查明确导管尖端的位置是否位于上腔静脉以及是否发生气胸。导管均为非隧道式,不用于静脉采血、抗生素输液、肾替代治疗等。

拔除导管时需无菌操作,同时留取导管尖端及外周静脉血进行微生物定量培养。如患者转出 ICU 时未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则同时经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采血进行培养。拔管后于 2 天内行静脉加压超声成像检查,确认置管部位是否存在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为置管期间及拔管后 48 小时内重大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血行感染与症状性 DVT)的发病率。次要观察指标为发现导管尖端微生物定植的时间和拔管后发现 DVT 的时间。

研究最终纳入来自 3027 名患者、共计 3471 例中心静脉导管。其中颈内静脉组 1284 例、股静脉组 1171 例、锁骨下静脉组 1016 例,三选一方案包括 2532 例(72.9%)。两种方案中不同组别的患者基本资料相互匹配。

研究结果显示,股静脉组置管所用的时间比颈内静脉组和锁骨下静脉组更短。三组导管使用的中位时间均为 5 天。在三选一方案中,共有 50 例发生重大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其中锁骨下静脉组 8 例(1.5/1000 中心导管天)、颈内静脉组 20 例(3.6/1000 中心导管天)、股静脉组 22 例(4.6/1000 中心导管天)。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各组的并发症发病风险均逐渐上升。

症状性 DVT 在锁骨下静脉组有 4 例(0.5%),颈内静脉组有 8 例(0.9%),股静脉组有 12 例(1.4%);血行感染在锁骨下静脉组有 4 例(0.5%),颈内静脉组有 12 例(1.4%),股静脉组有 10 例(1.2%);机械性并发症在锁骨下静脉组有 18 例(2.1%),颈内静脉组有 12 例(1.4%),股静脉组有 6 例(0.7%)。其中气胸在锁骨下静脉组占 13 例,在颈内静脉组占 4 例。

分别在两种方案中对三组进行两两比较时发现,在重大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方面,股静脉组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组(HR = 3.5),颈内静脉组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组(HR = 2.1),但股静脉组与颈内静脉组则无显著差异(HR = 1.3)。在发现导管尖端微生物定植和 DVT 的时间方面,锁骨下静脉组仍优于其他两组。在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方面,股静脉组显著低于锁骨下静脉组(OR = 0.3),但颈内静脉组与其他两组均无差异。

研究者分析认为,与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相比,锁骨下静脉穿刺能够显著降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和 DVT 的发病风险。这一结果与 2011 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指南》推荐意见相一致。这可能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置管路径较长、细菌数量较少、易于受到敷料保护、不易形成血栓等因素有关。

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缺点在于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病风险较高,尤其是气胸。但与血行感染和 DVT 等并发症不同的是,气胸可以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而且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穿刺可以有效降低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