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第四季度投资分析
发布时间: 2015-10-21     来源: 中国制药网

   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2003年英国《金融时报》500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第四季度投资分析
 

  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制药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其他工业八个子行业。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增长进入新常态,但未来增长仍将确定。

  医药制药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从2011年的27.2%放缓至今年1-8月的9.6%,增速首次低于10%,但受老龄化不断加重、卫生费用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占GDP比重逐步提高、行业并购重组加快等有利因素影响,行业的增长仍将确定。
  
  2、新的医改政策加剧行业未来分化,研发型药企和医疗服务业绩增长持续向好。
  
  2015年,新的公立医院改革将全面展开、新的药品招标政策、分级诊疗目标明确、社会办医进一步得到支持、药品器械审批制度改革等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促使药品降价,创新药和医疗服务将持续受益。
  
  3、估值泡沫已去,但估值仍偏贵。
  
  基于对16年来的估值变化研究发现,医药行业估值低于30倍被低估,市场处于大底部;30-40倍为合理区间;40-50倍,价格偏贵;超过50倍则进入高风险区,特别是超过70倍,将可能形成市场大顶。目前,医药行业的市盈率46倍,泡沫已经消化,但仍偏贵,适合适度参与。
  
  4、行业分化加剧:研发型药企和医疗服务业绩增长持续向好。
  
  医疗服务业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未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随着药品降价的持续进行,研发型药企由于产品创新性强、在研产品丰富带来的护城河,将强者恒强。
  
  5.五大行业国企改革路径:力求医药行业率先落地
  
  医药行业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在200多家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有50多家,基本上可以分为央企、地方国企和校办企业三类。由于激励机制的缺失,医药国企整体经营效率偏低。然而,由于经营历史普遍较长、积淀深厚,很多国企沉淀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和独特的保密配方,如同仁堂(25.56,0.32,1.27%)、白云山(28.22,0.16,0.57%)和中新药业(19.04,0.07,0.37%)等,效益尚可的经营氛围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改革推进。
  
  但是,医药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是典型的政策性敏感性行业,在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医药国企值得各级政府重点关注,力求率先落地具体改革方案。按照当前各省市、各行业推出的改革预案,未来医药国企的改革可能沿着以下三条路径进行:①股权混改,引入社会资本;②完善激励机制,放松股权激励的审批制度;③集团性资产注入与整合。
  
  第四季度投资策略及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增长已进入新常态且估值处于较高水平,给予行业中性评级,未来大部分个股仍将跟随大盘走势,难以走出独立的防御性行情,精选个股将更加重要。对于第四季度,建议投资者从三方面进行选股。
  
  (1)研发型药企:新药开发能力是医药制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通过持续不断的新药研发积累,技术壁垒高,受药品招标和同行竞争影响较小,从而具有较宽的护城河的优质白马股,未来将强者恒强,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京新药业、信立泰、恩华药业等。
  
  (2)业绩高速增长确定性强的新兴成长股:受益于医疗服务、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等子行业,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业绩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公司,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泰格医药、博腾股份、凯利泰、乐普医疗、和佳股份、华业资本、万昌科技等,由于目前大部分个股估值还较高,建议投资者逢低分批买入。
  
  (3)错杀的低估值股:经过此次股市的大幅调整,部分业绩持续增长的优质个股经过下跌后,价格已经被低估,存在安全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太安堂、东阿阿胶、上海医药、康美药业、华业资本等。
  
  风险提示
  
  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经过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除此之外,还包括A股系统性风险、药品持续降价、医疗服务政策执行低于预期等风险。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