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交流座谈,共商国是,同时为全国人大会议议案组和全国政协会议提案提交了不少有分量的建议提案议案。
全国人大代表,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
关于加快罕见病病发推动孤儿药的研发的建议——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鼓励用于罕见病的孤儿药的研发和生产。但我国孤儿药极度缺乏,罕见病患者未得到有效救治,国家对罕见病的治疗费用尚无保证政策,一般治疗家庭无力承担治疗费用。从获得性可负担性角度分析,我国孤儿药的现状极不乐观。
综上所述,急需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加快罕见病立法,推动孤儿药研发,改善我国罕见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具体建议如下:
一、明确罕见病的定义,建立孤儿药认定制度,并将这种认定作为孤儿药注册审批的前置程序,获得认定者可享受特殊审批等相应优惠政策。
二、多方联动,制订科研激励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孤儿药研发,建议卫生药检、科技、财政等多部门联动,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原创性孤儿药研发,鼓励对专利延期的孤儿药研发,引导孤儿药研发,加快孤儿药上市进度。
三、简化孤儿药审评审批程序,制订孤儿药优先审评的实施细则,包括临床实验减免及特殊审批。
四、市场独占与税费减免,制订孤儿药市场独占单独定价及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五、建立完善罕见病制度,纳入大病保险,建立社会患者共担机制,将孤儿药作为特殊药品纳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各省市参照医保药品报销目录进行报销。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我今天主要想介绍的一个提案在这儿介绍的是关于针对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办法的建议,国务院出台了药品集中采购招标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我希望能够严格执行,但从办法里还有几个问题再一次提出来。
现在主流媒体还在讲药价虚高,我觉得这个不能笼统地而论,充分调研有哪类高哪类低,有的还虚低了。国内市场现在有进口药、合资药、国企的药还有民营企业生产的药,它的价格过去制订的办法造成价格不均衡,经过30次的降价药品价格已经区域合理,有的甚至入不敷出造成虚低。一些耳熟能详价格便宜疗效好的大众药在市场已经消失了,这是虚低造成的,所以不能简单就说药价虚高,看哪类高哪类低,实际进口药普遍偏高。
从印度进口的药比我们低得多,也是这个问题,而国产药特别有些中药价格低于成本,像六味地黄丸、板蓝根颗粒剂成本都赶不上。药品集中采购必须规范,不能唯低是中,这个是大家清楚的质量由企业负责,定价是我来定我来招标,到了省里定完到了市里县里还要压价,这个是不允许的。既然省里公示都要按这个价不能再折价。
北京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罗永章
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价格制度审批的方案,我提了四个要点,为创新医疗器械进入国家收费目录和医保目录设立绿色通道;企业定价政府备案,取消各个省自治区单独报价这个弊端;第三,各省根据自己的物价系统,严格甄别医疗器械。第四,改进提高ISO,质量方面在备案的时候可以招聘合同制人员的方式加快办理速度。
我的提案药物临床实验实施资质的医院之间建立伦理审查结果互认制度的提案,一个单位做只要通过的话就应该OK,不应该再认第二个。细化统一伦理审查标准,给各医院自由参考空间,参考美国的方法。临床事件实施资质单位的话语权平等,对药物临床实验室资质医院的建立,这个医院建立伦理审查结果。有些大医院尤其知名的专家学者承担的临床实验非常多,但是真正入组的数据未必那么多,这个特别耽误时间。伦理委员会的管理办法,对实际组织把关不严发生不良事件的伦理委员会应该依法惩处。
全国人大代表、天圣集团董事长刘群
第一,卫计委变一变职能。我们的卫计委应该是全国人民健康的卫计委,不应该仅仅是公立医院的卫计委,也不仅仅是私立医院的卫计委,而就是一个医务服务的行为监督监管部门。重新定位,发医生的职业照,医院的职业照,符合条件的就发。
第二,加大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对医疗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卫生系统很多年大家可能知道有一个九不准(不准收红包等等),能不能把九不准落到实处就是卫计委的责任,我们写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有啥用,都是吹。
第三,我们要逐渐改变大医院的门诊。改变门诊把它变成急诊,小病交给社区做,县级医院去做,强行推动分诊治疗,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医院治大病科研教学好好培养医生,收入就从这上面来,大医院也可以有收入,人社部、发改委要配合好这个事。
第四,医疗疾病患者就诊治疗,从出生到死亡的各种档案健康信息,把健康监管起来,用药监管起来,服务监管起来。
第五,加快医师培训和医师业务能力培养,大带中、中带小,大专院校各级医院都应该是医生培养的主战场,把医生都培养出来,不是都挤到大医院,老百姓认为小医院的医生看不好病。
颈复康药业董事长李沈明
三大医保制度各自为政互相交叉,而且出现三不管的现象。只要政府下决心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作为制药企业每年的招投标,基药标、医保标、农和标或者非基药标对各级卫生部门卫计部门挤压我们一点点微博的利润,如果把三保合一的问题解决了,几百个亿的财政资金就出来了,不至于在药厂身上做文章。
制度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严重缺乏。第一人才的问题。乡镇卫生院招不来人才,它的编制由卫生局、编办、人事局各方面限制住。我去过一个乡镇卫生院一共12个人,医师没有编制,护士也没有上岗证注册证,都是违法行医,乡镇卫生院招不来人,哪个毕业生能去乡镇卫生院?
第二,出现乡镇卫生院的人才留不住,县里面的公立医院不管县医院还是人民医院还是妇产医院都在极力扩大规模,扩大规模人才来源怎么办?从乡镇卫生院或者乡卫生院把优秀骨干人才吸引到县里,这样乡镇卫生员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有点特长的跑到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人越来越少,从村医里面把乡卫生院再调人,基层的人越来越少。
如果不解决人才问题,不解决他们专业知识提高的问题,你再好的药再好的诊疗技术也解决不了医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