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14家中国创新药公司获融资!
发布时间: 2025-11-07     来源: 创鉴汇

今年10月,据创鉴汇不完全统计,中国创新药领域共披露14起融资事件,累计公开融资金额近30亿元人民币。融资覆盖从种子轮到D轮的多阶段轮次。放射性疗法、细胞治疗、mRNA技术等前沿方向获资本密集加码,地域上四川省(4家:纽瑞特、迈科康、海博为、康德赛)和上海市(5家:沙砾、华道、长森、元码、易慕峰)成为10月融资高地。 

细胞疗法成实体瘤治疗资本焦点:沙砾生物(C轮超6亿元)、华道生物(D2轮亿元)、元码智药(未知轮1500万元)均聚焦实体瘤细胞疗法研发。

mRNA与新型疫苗技术获密集布局:迈科康生物(D轮超4亿元)加速传染病及癌症疫苗研发,星锐医药(B轮逾3亿元)重点投入肿瘤mRNA药物。融资将支持技术平台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应对预防性医疗需求。

AI研发升温:知维拓医药(种子轮数千万)采用AI开发口服自身免疫药。康德赛医疗(A轮数千万)探索AI赋能癌症疫苗。 



融资额TOP5事件

纽瑞特医疗完成D轮融资 

10月9日,纽瑞特医疗成功完成D轮融资,总额8亿元人民币。该公司专注于同位素及药物的创新研制领域,在研管线包括钇[90Y]炭微球注射液、放射性同位素偶联生物单抗/多肽等产品等。目前该公司有4条在研管线处于临床阶段:适用于肝癌适应症的NRT6003注射液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适用于胰腺癌适应症的NRT6008注射液正在开展1/2期临床试验;适用于实体瘤的两款放射性药物进入1期临床试验(在中国和美国均获得临床试验许可)。同时,另有多条研发管线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沙砾生物完成C轮融资

10月14日,沙砾生物成功完成C轮融资,总额超6亿元人民币。沙砾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药物为代表研发管线的创新型医药公司,旨在打造开创性的实体瘤细胞药物,为广大肿瘤病患带来新的希望。根据公司介绍,其自主研发的GT101注射液是中国潜在首个获批注册临床的TIL药物,目前进入关键2期临床试验。潜在全球首款膜结合IL-15复合物的TIL产品GT201注射液,已经完成了中美IND双报并获准进入I期临床。

迈科康生物完成D轮融资 

10月31日,迈科康生物成功完成D轮融资,总额超4亿元人民币。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上市准备、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3期临床研究和后续多个创新疫苗管线临床前研发,以及国际合作。迈科康生物成立于2016年,由疫苗领域科学家陈德祥博士创立。该公司拥有重组蛋白平台、佐剂技术平台、mRNA技术平台等,在人用疫苗领域针对传染性、过敏性疾病及肿瘤领域布局了多样化的研发管线,包括针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性疫苗,以及HPV感染、过敏性疾病、癌症等领域的治疗性疫苗。 

星锐医药完成B轮融资

10月24日,星锐医药(Starna Therapeutics)成功完成B轮融资,总额逾3亿元人民币。星锐医药是一家专注于RNA药物开发的临床阶段公司,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的肝外递送技术,为全球患者打造创新型RNA药物。该公司已在mRNA预防性疫苗、治疗性肿瘤疫苗和在体细胞疗法(in vivo CarT)布局丰富管线,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STR-V003)已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肿瘤疫苗(STR-V005)和in vivo CarT技术(STR-P004)先后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升级和扩展肝外靶向递送平台,加速体内细胞治疗(in vivo CAR-T)管线的临床开发,进一步夯实星锐医药在RNA治疗领域的创新布局。

海博为药业完成B轮融资

10月22日,海博为药业成功完成B轮融资,总额逾2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海博为药业创新药HBW-004285、HBW-012336、HBW-012462、HBW-3220、HBW-3210的临床研究及多条临床前创新药研发管线的深入推进。海博为药业聚焦肿瘤、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热门领域,搭建了差异化的透脑药物开发平台,确定了11个PCC,其中5项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