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炎症是癌症的“祸根”,患上4种炎症不要拖,及时干预还能救
发布时间: 2025-10-21     来源: 39健康网

罗先生今年42岁,因为工作经常有应酬,加上饮食不规律,胃病总是反反复复的发作,去年体检的时候还确诊了慢性胃炎,医生说要注意生活习惯,不然以后恶化很麻烦。

虽然他一开始也有注意饮食作息,但随着工作一忙,应酬一多,也顾不得养生了,想着周围朋友哪个没点肠胃毛病,吃点药扛过去就好了,于是每次胃一痛,他就赶紧对付一下,起初吃点胃药就好多了。 

但今年年中开始他就发现自己的胃病发作的越来越频繁,而且整个人突然暴瘦了20斤,还经常黑便,终于最近一次发作晕厥被送医后,才查出真正病因。 

原来在这短短半年时间,罗先生就从胃炎发展到了胃癌,医生也是很惋惜,当初如果好好控制炎症也走不到这一步。 

01
炎症是癌症的“祸根”?

别不信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世界卫生组织旗下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曾发布过相关调查研究,统计到全球1/6的癌症都和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也就是所谓的“发炎”。

说起发炎,其实是一种自体保护机制作用的结果,当身体遇到伤害时,身体就会开启防御,对抗病菌入侵的同时修复受损组织,对外则表现出伤口红肿、发热等反应,急性炎症一般会明显的表现出发红肿痛、高热等等剧烈表现。 

但随着伤口恢复,炎症反应也会慢慢消散,最怕是炎症一直不退,形成慢性炎症,虽然症状没有急性炎症来的的强烈,但往往危害只是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系统性的入侵你的健康,如果生活中你经常觉得疲惫,全身酸痛难缓解,皮肤还经常红肿瘙痒,排便规律变化,要小心可能的慢性炎症风险,建议及时排查。 

至于炎症和癌症的关系,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刘彬介绍,炎症也可能是癌症的帮凶。有研究发现,很多重大疾病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炎症反应,甚至是炎症引起的改变。 

刘彬医生解释,发炎虽然有助于抵抗力和细胞修复能力改善,但如果炎症无法控制,长期反复发作,也可能损害局部组织并引起细胞癌变风险。

就在前不久,权威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就刊登了来自中国科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报告,通过小鼠实验,观察乳腺癌发生和转移肺部过程中,有些癌细胞会出现休眠状态,但只要小鼠肺部出现炎症,这些沉睡的癌细胞就会被唤醒,从原本不活跃状态,转变为准备行动状态,进一步增加癌变和形成转移瘤的风险。 

所以别小看长期的炎症影响,虽然短期内可能症状不明显,但实则它可能已经在内部不断搞破坏,损害正常组织结构,甚至诱发恶性肿瘤,成为癌症的“催化剂”。尤其是以下这4种炎症出现时,一定要警惕。 

02
4种炎症拖着不管,或悄悄变癌!
 

1、病毒性肝炎

我们常见的乙肝、丙肝,就和肝癌高度相关,以乙肝病毒为例,人体感染后会迅速在体内增殖,免疫系统虽然及时出手,但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也对肝细胞造成一定损伤甚至炎症坏死,也就是乙型肝炎的形成。 

如果患者还不及时干预,随着病情的进展,肝纤维化、肝组织变硬,肝硬化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很有可能发展成肝癌。

2、炎症性肠病

虽然不是所有肠炎都会癌化,但要注意像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类肠炎,因为病情易反复,又长期慢性发展,肠黏膜持续性出现炎症反应,就可能刺激增生并一步步走向肠癌。

研究数据显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现结直肠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8倍,而且随病程越长,癌变几率越高,其中10年病程癌变几率可能只有1.6%,但20年和30年后,这个风险概率将升至8.3%-18.4%。也就是说5个肠炎患者起码可能有1个会出现癌变风险。

3、慢性萎缩性胃炎

这种胃炎会导致胃黏膜萎缩变薄,引起肠上皮化生,《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就介绍这类患者出现胃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6倍,其中如果伴随细胞形态发生异常,癌变率可能从1%-15%不等。 

4、慢性胰腺炎

患者胰腺反复慢性发炎,会出现强烈的上腹痛,还伴随反胃和消瘦等症状,而胰腺炎之所以会癌化,和胰腺细胞长期受炎症刺激出现不典型增生有关,数据显示慢性胰腺炎患者癌变风险是正常人的10-20倍,而且随病程时间越久风险越高,如果还有家族病史的,这类患者每年癌变率约为0.5%-1%。 

03
如何抗炎?做好3件事是关键

身体有炎,其实和我们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很多我们不以为然的细节其实可能是对抗慢性炎症的重要手段,以下3件事做好炎症远离你。

1、健康膳食 

如今很多人膳食结构中,高糖食物占比越来越高,像糖果、饮料等加工食品虽然口感美味,但长期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给胰岛素分泌增加负担,一旦激素失衡就会导致促炎因子释放加剧炎症反应,所以日常一定要减少高糖高脂高盐类加工食品。

最好多选择天然食品,比如新鲜蔬果,就是天然的抗炎食品,像菠菜、羽衣甘蓝、蓝莓、橙子等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抗炎抗氧化的营养素,可以减少人体自由基数量,抑制炎症发展,日常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新鲜蔬果摄入。

2、适度运动 

久坐已经成为当代亚健康的重要诱因,研究发现长期不运动的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也更高,会增加免疫负担。建议每隔一小时就起来运动一下身体,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量,都可以减少体内促炎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发生率。 

3、睡眠充足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就曾发布过相关研究,在对小鼠进行睡眠时间限制过程中,80%的小鼠仅仅4天时间就因为睡不够出现早死,在对死亡小鼠进行病理检查后,这些小鼠血清中出现高水平的促炎因子,研究员认为睡眠时间不足是主要诱因,可能导致全身炎症风暴,建议成人每天至少保持7小时睡眠时间。 

可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减少炎症出现的重要基础,日常一定要避免上述不良饮食作息习惯,从源头减少炎症风险。 

参考资料:
[1]《从炎症到癌症只有两三步!给身体“抗炎”,做好这3点!》.健康时报.2024-09-24.
[2]《医生提醒:从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两三步!》 .科普中国.2022-05-23.
[3]《“发炎”是身体在保护你,但有一类炎症很危险》.生命时报.2024-02-22.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