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常吃预制菜,危害到底有多大?研究给出答案
发布时间: 2025-09-18     来源: 39健康网

最近,预制菜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预制菜其实不是什么新玩意,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国内后就飞速发展,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4196亿元。平时在超市在网上买菜平台,我们也随处可见预制菜的身影。

预制菜并不是只有“快手菜”一种,早餐时的干蒸、包子、广式虾饺以及解馋吃的小零嘴如卤蛋、鸡胸肉等都属于预制菜的范围。

实际上,关于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曾联合印发过相关通知。

通知明确,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但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由此可见,除非一日三餐全手工制作,否则我们每个人都很难完全避开预制菜。 

事实虽如此,但我们主动去购买这类食品和在外就餐被动吃到,体验完全不一样。

而且餐厅用了预制菜但没有主动告知,实际上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而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知情权被剥夺,感受到欺骗,是大家抵触预制菜的一个浅层原因,而安全和健康问题才是引起争议的根本导火索。

值得肯定的是,通过正规中央厨房制作的预制菜,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统一采购的食材得先经过分拣,然后经过121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灭菌后变成常温料理包,或通过速冻技术让食物达到冷冻状态变成冷冻料理包。

这2种处理方式可以在不放防腐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但为了节约成本,有些餐饮商家和学校会选择“价美物廉”的外包配餐公司,这就难以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了。 

大多数预制菜都添加了过多的盐,钠含量超标。有的预制菜每100克食物就含钠900毫克,按照一包200克的重量算,吃一包预制菜差不多就达到了每日摄入标准。 

而且为了让食物更好吃,绝大部分预制菜还会添加大量的糖,长期高盐高糖摄入容易引发高血压、肥胖、骨质疏松等问题。 

因为预制菜是集中采购集中处理,原材料品质难以分辨。例如以次充好,添加香料掩盖不新鲜食材的味道。又或者是以假乱真,明明是顶级肥牛,结果却是猪肉做成的。

预制菜包装基本是塑料制品,长期食用这种包装食物,会将大量塑料微粒送进我们的体内,特别是在加热条件下。 

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实验发现,仅3分钟的微波加热,就能使1cm2的塑料容器释放出高达21.1亿个塑料微粒。而长期的微塑料暴露,可能更容易引发包括腹泻腹痛、肠道出血等肠道问题。 

从原料制作到成品包装引发的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但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预制菜生产加工安全标准,所以现在谈推广预制菜似乎还为时尚早,尤其是学校,应该要首先保障学生的健康。 

一个门店的菜单如果全是盖浇饭、盖面、各种肉块或者速冻饺子、粥、包子和水煮青菜等食物,就要小心这是预制菜专门店。 

点外卖时看好这3店挑选正规门店。

一看门店地址,如果定位在居民楼,就要格外小心是黑作坊(熟悉的门店除外); 

二看食品安全档案,查看店铺的食品安全许可和食品安全等级食品:A级(代表良好)、B级(代表一般)、C级(代表较差); 

三看评价,当然好评可以略过,着重看差评。 

参考资料:
[1]Hussain KA, Romanova S, Okur I, Zhang D, Kuebler J, Huang X, Wang B, Fernandez-Ballester L, Lu Y, Schubert M, Li Y. Assessing the Release of Microplasti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