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捡漏”辉瑞弃子?诺华14亿美元收购Tourmaline加固CRM管线
发布时间: 2025-09-12     来源: CPHI制药在线

9月9日,诺华宣布已经达成协议,将以每股48美元的现金收购美国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Tourmaline Bio,整个交易估值大约在14亿美元左右。这次收购最核心的资产,是Tourmaline的主要候选药物pacibekitug。这款药物最初由辉瑞开发,但在2022年授权给了Tourmaline Bio,如今随着诺华的高价收购,这个曾经的"辉瑞弃子"价值获得了肯定。

9月9日,诺华宣布已经达成协议,将以每股48美元的现金收购美国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Tourmaline Bio,整个交易估值大约在14亿美元左右。 

一、交易细节与市场反应 

这笔收购目前已经得到两家公司董事会的一致同意,诺华将会通过旗下一家间接全资子公司,对Tourmaline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发起要约收购,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每股48美元的收购价格比Tourmaline Bio在9月8日的收盘价溢价59%,比其60天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更是溢价高达127%。 

消息一出,Tourmaline的股价一下子涨了超过57%,创下三年来的新高,收盘报47.62美元,已经很接近诺华的收购价。看得出来,市场普遍认为这笔交易最终成交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Pacibekitug,从"弃子"到"宠儿"

Pacibekitug是一种研究性的抗IL-6 IgG2人单克隆抗体,旨在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涉及的全身炎症,该药物已证明与IL-6具有高亲和力结合。 

IL-6(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和体液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它是促进全身炎症的关键上游细胞因子,从而解决了一个关键的未满足的需求。 

今年5月22日,Tourmaline公布了pacibekitug的2期TRANQUILITY临床试验顶线结果。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所有pacibekitug治疗组在第90天均实现了快速、显著且持久的hs-CRP水平降低,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在每季度一次50mg给药组中,hs-CRP平均降低幅度超过85%。pacibekitug成为首个在每季给药频率下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的IL-6抑制剂。 

这一数据虽然最初被投资者拿来与诺和诺德的IL-6单抗ziltivekimab对比,后者在中期RESCUE试验中使hsCRP水平平均降低92%,导致Tourmaline股价一度大跌18%。但后来大家逐渐意识到,pacibekitug的优势在于只需每季度用药一次,更加方便,股价最终反弹,收盘时还涨了4%。 

Tourmaline的科学价值之所以重估得益于其临床数据的可靠性和差异化优势,安全性数据也较为理想,pacibekitug组任何严重不良事件(AE)的累积发生率为10%,而安慰剂组为11%。 

Tourmaline Bio的研究首次证明了季度给药的IL-6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的可行性,这种方便的给药方案可能成为该药物的一大竞争优势。目前还没有广泛采用的抗炎疗法可用于降低心血管风险。Pacibekitug有望填补这一空白,解决ASCVD治疗中的残余炎症风险。 

三、诺华为什么要收购Tourmaline? 

诺华近年来正在经历"去多元化"的深度转型。

心血管-肾脏-代谢业务(CRM)是诺华四大核心治疗领域之一,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6% 至51.73亿美元,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诺华的重磅心衰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22%至46.18亿美元,但面临增长乏力困境。 

加之Entresto专利到期、仿制药很快会进入美国市场,诺华必须未雨绸缪。再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市场对相关药物的需求一直很大,竞争也异常激烈。辉瑞、默克这些大药企都在心血管领域有所布局,不少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也凭借创新药不断冒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诺华收购Tourmaline Bio,一方面,是为了补充自身的管线。Tourmaline Bio的核心资产Pacibekitug是一款临床在研抗IL-6 IgG2人单抗,旨在通过高亲和力结合IL-6减轻与ASCVD有关的全身炎症,有望为诺华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开拓新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收购,诺华或许能够整合Tourmaline Bio的技术,提升自身研发实力,增强在心血管疾病药物市场的竞争力,更好地应对竞争压力和专利到期带来的危机。 

而pacibekitug作为一种已处于临床后期阶段的资产,完美契合诺华的心血管战略布局。 

四、巨头的不同选择,"一弃一买" 

Tourmaline的科学创始人其实最早参与过辉瑞的IL-6项目,但当时辉瑞选择放弃继续开发这个靶点,转而把资源集中在其他优先领域。诺华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这次收购也是诺华近期一系列战略动作的一部分,能看出公司对心血管和免疫学领域的重视和持续投入。 

从2024年到2025年,诺华两次与舶望制药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多款心血管siRNA疗法,潜在合作总额接近94亿美元。同时诺华也在加码神经科学领域,先是以超过8亿美元和BioArctic合作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后来又花22亿美元引进了Arrowhead的一款治疗帕金森病的siRNA疗法。 

看得出来,诺华走的是一条差异化路线,没有盲目追逐热门的ADC或GLP-1赛道,而是绕过红海、开辟蓝海,深度布局核药、小核酸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这些前沿方向。 

在核药领域,Pluvicto在2024年成为"重磅炸弹药物";另一款核药Lutathera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6%,达到4亿美元,也有潜力成为"十亿美元级"产品。

这种战略差异并不说明哪家公司的策略更高明,更多是反映出大药企基于自身管线、财务和战略重点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诺华在剥离了仿制药业务山德士之后,变得更为专注和灵活,也更有能力和意愿去挖掘和培育那些需要耐心打磨的"璞玉"。

五、Biotech的成功范式:独立验证价值后的高价并购 

Tourmaline的发展路径,为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了一个经典范本:先获得有潜力的资产,通过独立运营验证其科学价值,最后被大药企收购,借助其全球网络实现商业化。 

Tourmaline虽然只有77名员工,却能够吸引诺华以14亿美元收购,最关键的就是通过严谨的临床试验证明了药物的价值和优势。从风险投资到上市,资本的支持让Tourmaline能够坚持研发直到数据读出。这次交易也给投资Tourmaline的资本带来了丰厚回报,验证了这一模式的成功,也会鼓励更多资金投入早期创新。 

这种"以并购为退出机制"的模式,对大多数Biotech来说其实是一个理想结局。这意味着它们的创新成果获得了市场的最终认可,未来也有机会借助大公司的资源帮助更多患者。 

近年来,大型药企通过并购获取创新药物和技术的现象愈发频繁,这一趋势在未来大概率还会持续。对于大型药企来说,并购是快速获取创新成果、补充管线、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收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大型药企可以将其创新技术和产品纳入自己的体系,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 

对于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而言,并购浪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它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加速自身的发展;挑战在于可能会失去独立性,被大型药企整合后,原有的创新文化和研发方向可能会受到影响。 

结语

Pacibekitug最终的临床价值,还需要在三期临床试验和实际市场竞争中进一步验证。全球无数炎症性疾病患者,正在等待科学带来新的希望。随着这次收购的落地,制药行业对心血管领域创新的投资,很可能将迎来新一波热潮。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