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制药工艺的基本过程出发,就如何优化化学制药工艺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改变工艺路线及相关反应条件,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制药工艺,自动化与智能制造技术等不同角度展开工艺优化。并针对化学制药在当前过程中存在的质量不稳定、能耗高、污染大、安全隐患凸显等难点,探究了影响与制约化学制药工艺的因素,从案例中总结优化经验,并给出一些可行性建议。通过一系列优化的尝试与探索,引领工艺持续向高效化、清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化学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基于现状对化学制药工艺优化进行探讨,分析目前的主要优化手段和实施难点,列举分析主要问题,介绍部分案例的经验,希望能为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Part.01
化学制药工艺概述
1.1
工艺流程与关键特点
化学制药就是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将一系列原料通过相关物理、化学操作合成出目标药物的过程。一般经过先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化学反应,分离、纯化中间产物,制盐或结晶,干燥,粉碎等步骤。化学制药过程是各环节操作和反应的串联,因此反应往往非常复杂,对各个环节和步骤的精准度、稳定性要求较高。另外,化学制药的过程是反应条件要求较为敏感的过程,对整个操作过程控制要求较高,对设备的抗腐蚀、安全性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化学制药往往受到不断提高的药学标准要求,既要保证工艺的高效可控,也要保证绿色环保,企业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流程和操作进行分析改进。可放大性也是化学制药工艺的主要特点之一,实验室小试操作的结果是否能达到工业化规模生产往往也是衡量工艺优劣的重要指标。
1.2
典型反应与操作单元
常见的化学反应有:酯化反应、酰化反应、氨解反应、缩合反应、硝化反应、还原反应、卤代反应、氧化反应等。这些反应需要使用高温、高压、高酸、高碱或者毒性试剂。这对反应容器、操作控制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除了反应步骤之外,还包含一些其他单元操作,如萃取、过滤、结晶、干燥、蒸馏、浓缩等。这些单元操作的结果和过程会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纯度、收率、能耗等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结晶过程需要控制溶液的饱满程度、温差和搅拌强度才能得到理想的晶型和晶粒度;过滤和干燥过程会影响后续成品的稳定性。所有这些单元操作的科学组合是优质、高效、安全、绿色的化学制药工艺的保证。
Part.02
化学制药工艺的优化方式
2.1
工艺路线与反应条件优化
这是因为在化学制药的过程中,通过优化原有的工艺路线,可以找到原料更容易获得、反应步骤更少、副产物更少的路线,从而达到节省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此外,对于该反应来说,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各反应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溶剂、催化剂、时间等。通过采用正交实验、响应曲线等方法,找到适合的反应窗口,使反应能在较窄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产物,并提高其收率。比如,对于氧化反应来说,采用合适的催化剂和氧源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副反应,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其达到较高的收率。通过分析和优化反应的动力学、热力学数据,可以让放大过程稳定,减少消耗,降低生产过程的波动,使工艺更加可靠。
2.2
清洁生产与绿色工艺
化学制药行业一直以来深受“三废”污染、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的困扰,因此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工艺是优化工艺路线的有效途径。清洁生产旨在从源头控制污染,优化反应过程使原子经济性最大化,例如采用选择性较好的催化剂、替代有毒的溶剂、选用可再生原料。绿色工艺设计还包括开发水相反应体系、微波辅助合成、超临界流体反应等过程,尽量减少对环境及操作人员的伤害。在制剂生产阶段,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完善废水后处理工艺等也有助于提升环保水平。将绿色工艺应用于生产,有利于减轻企业环保压力,降低运营成本,使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更符合绿色低碳转型的产业方向。
2.3
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应用
随着信息化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在化学制药工艺优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DCS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SCADA监控系统,实现对关键工艺变量的自动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整合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原料、生产调度与质量控制协同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开始向工艺研发环节渗透,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工艺故障预测、工艺瓶颈诊断,提升研发效率。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化学制药工艺中连续流反应器等新兴设备不断涌现。在连续流反应器装备中,实现安全高效柔性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化学制药过程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阔步向前。
Part.03
制药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产品质量与工艺稳定性问题
化学制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工艺生产中,如何能够保持产品质量和工艺的稳定性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合成路线复杂,反应条件敏感,一个条件的波动往往会引起杂质、收率或其他晶型的变化,导致产品功效和安全性发生变化。有的化学制药仍然依赖于人工操作,没有采取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使得各批次产品差异较大。此外,原材料的波动、设备状况的波动、工人操作水平的波动均会对工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目前还有部分药企的质控体系并不完善,在线检测不足,过程分析技术(PAT)未能得到有效采用,使得很多偏差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因此,加强过程控制和质量自动化水平,推动质量源于设计(QbD)的落实,是提高制药生产工艺稳定性和产品功效的重要途径。
3.2
能耗与环保问题
化学制药行业的特点是单位产值能耗高,浪费大,特别是多步反应、溶剂萃取和结晶、干燥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蒸汽、电力和冷却水,能耗巨大,而且大量使用有机溶剂,排出大量的VOCs,废水中的高浓度COD、氨氮以及毒性的中间过程副产物多且不易处理,成本较高。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或不能达标运行,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影响企业形象。随着环保的日趋严格,化学制药的工艺需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负荷,提高反应选择性,降低对溶剂的使用,采用绿色反应,并配备完善的废水废气的处理设施,做到清洁生产与环保同行。
3.3
安全与放大工艺难题
涉及高活性、易燃易爆或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在制药工艺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特别对于反应放热剧烈、气体释放大的工艺,控制不好极易造成中毒、着火、爆炸等。此外,小试、中试和工业化放大,使得热力学、混杂、传热速率等工艺参数发生较大波动,导致工艺的可预见性变差,增加了工艺失控的可能性。部分传统工艺缺少系统的热危害评估和本质安全设计,仅仅是“经验放大”,存在较大的工艺隐患。反应放大后,其副反应、副产物及杂质谱也会发生改变,使得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受到影响。注重潜在安全风险识别和工艺危险分析(HAZOP)、采用连续流或微反应器的技术手段进行过程强化,是处理制药工艺安全问题和放大问题的有效途径。
Part.04
结束语
化学制药过程是药品生产的核心过程,药品化学制药工艺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的高效性,而且也关乎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生存与发展能力。事实上,随着化学制药生产工艺的不断升级,面对药品管理制度的不断加强、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环保政策的不断提出,传统制药工艺高能耗、高污染、操作风险大的劣势已经逐渐暴露出来,亟需优化。
本文对化学制药工艺的优化途径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了化学制药的优化工艺路线、反应条件控制、清洁生产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等优化途径,还归纳了现阶段化学制药工艺在产品质量控制、能耗与环保控制、安全管理与工艺放大等方面面临的典型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包打天下”,必须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形成“系统集成”的技术体系,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过程控制、绿色工艺设计理念等综合应用于化学制药工艺的优化,形成完整、高效、安全的工艺体系。未来随着连续流合成、人工智能辅助开发、大数据分析与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化学制药工艺会向着更加智能、柔性、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应加快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型的步伐,加强化学制药工艺的全流程质控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建设。同时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标准制定,促进化学制药工艺的绿色、安全、高效发展。展望未来,本文的研究成果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在实际生产中还需结合具体的产品和工厂条件进一步研究,以真正实现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佳欣,成璐瑶,马瑞瑞,等 .水解酸化与CASS工艺处理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的工艺设计 [J].水处理技术,2025,51(1):133-138.
[2]朱亚飞,刘峻,杨伟纳,等 .芬顿 -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 [J].中国沼气,2024,42(3):56-59.
[3]李悦欣.化学制药中绿色溶剂及无溶剂合成技术 [J].石化技术,2020,27(2):336-338.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组织召开
2025版《中国药典》将于2025年10月..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