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8张图表,说清各省分布:药品生产许可证、制剂、原料药、化药、中成药、饮片、特殊药品......
发布时间: 2023-04-21     来源: 医药云端工作室

2023年4月1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该数据记录了2022年全年关于药品监督管理的各项信息,权威部门发布,值得行业参考。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7974张药品生产许可证,其中,制剂生产企业4584家,原料药生产企业1606家,其中,化学药生产企业4144家,中成药企业2319家,饮片企业2250家,按药品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企业27家,医用气体企业653家,特殊药品企业225家。

各类药品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中部地区,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生产企业数量较少。

当然,这组数据需要从统计口径上来理解,通常情况下,按生产范围,一家药品生产企业可能有多个生产许可证,这其中,既可能单纯生产原料药,又可生产制剂,当然还可能既有原料又有制剂;

此外,按药品类别统计也存在类似情况,企业只生产一个类别(中成药或化学药),也可能既有化药又有中成药,还有中药饮片的情况存在。

因此,了解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其实从生产许可证的维度更能反映生产范围和能力。

从各省情况看,江苏作为药品大省,是当然的「带头大哥」,无论是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数量,还是原料药、制剂企业、化学药数量,江苏都是遥遥领先。

当然,仅从数量还不能反映真实状况,不过,从其他公开数据也能了解到,江苏省无论在化学药还是在生物制药,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从药品生产许可证维度看,江苏和广东的许可证数量都在600张以上,是第一梯队
四川、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是第二梯队,许可证数量在400-500张以内;河南、湖北、吉林、北京、黑龙江、辽宁、江西等12省市,许可证数量在200-400张之间,属于第三梯队。

贵州、甘肃、重庆、山西、福建、海南、天津、内蒙古等8省市区许可证在100-200张之间,属于第四梯队;而新疆、青海、西藏、宁夏、新疆兵团的许可证在100张以内,其中,兵团仅有4张生产许可证。

全国共有制剂生产企业4584家,从企业数量分布看,江苏以424家的数量遥遥领先,也是制剂企业数量唯一突破400家的省份。
紧跟其后的是广东省,为351家;排在广东之后的山东、四川、吉林、浙江、北京等5省市,制剂生产企业均为200多家;河南、河北、湖北、上海、安徽、黑龙江、辽宁、陕西等14省市,数量在100多家;

山西、福建、重庆、天津、内蒙古、甘肃、西藏、新疆、青海、宁夏、新疆兵团等11个省市区的制剂企业数量少于100家,其中宁夏仅有9家,新疆兵团没有制剂企业。

全国共有1606家原料药企业,江苏以224家的数量位居第一

4月份刚刚在青岛开完原料药展销会,原料药在集采背景下显得越发重要,特别是原料制剂一体化的政策下,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原料药是关键的领域。

从全国生产原料药企业分布情况看,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1606家原料药企业,江苏以224家的数量位居第一,紧跟其后的是山东和浙江,分别为138家、133家,这三个省中国原料药的重点省份,有很多大型原料药企业,也不乏专精特企业,是原料药的第一梯队。

四川原料药企业数量为101家,也是不可小觑的原料基地。其他省市的原料药企业数量少于100家,其中超过50家原料药企业的省份有湖北、广东、河北、河南、安徽、辽宁。
少于10家的省份包括贵州、青海、新疆、新疆兵团,其中西藏没有原料药企业。

一致性评价开展了8年,真正倒闭关门的化学药企业有几家?

全国共有4144家化学药生产企业,江苏依然以461家的数量坐稳大哥的位子,排在第二至第五的省份包括广东、山东、浙江及四川,化药企业数量都在200家以上;
吉林、河北、河南、湖北、安徽、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等14个省市,化药企业数量也超过100家。

目前,全国约有15万个药品生产批件,其中大部分都是化学仿制药品,这其中,又有7成左右的批件处于无销售、无生产的状态,俗称“僵尸批件”。国家从2015年开始针对化学药品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旨在提高存量药品的质量,力求通过一致性评价使得仿制药做到与原研药品质量、疗效的一致性。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达到充分竞争状态(通常是3家及以上数量),将有可能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目前,过评的仿制药品已经达到1000个,处于一个历史时期。而刚刚结束的第八批国家带量采购,也将纳入集采的门槛提高到了过评数量在4家及以上。

通过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确立了新的药品定价机制、准入方式、用药格局及支付方式,间接淘汰一批化学药企业,同时,也对加速提升中国制药工业的整体水平。
此外,通过集采降价,使得化学仿制药的价格暴跌,产品微利化是国内化学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有人预测,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开展,未来化学药企业数量将从现在的基础上减少80%甚至更多。真的有那么悲观?

从数量上看,从2015年开始进行一致性评价,到真正开展评价的2017年,再到4+7集采至今2023年的第八批集采,333个品种纳入其中,地方集采品种也超过3000品规,但真正倒闭关门的化学药企业有几家?有知道详细数据的朋友可留言!

全国共有2319家中成药生产企业,各省分布较为均衡
在该领域,江苏终于让出了大哥的位子。广东成为中成药一哥,企业数量为160家,但数量并不悬殊,吉林排第二,光光通化一个地方就是企业几十家。

排在第三至第八位的省份有四川、黑龙江、陕西、山东、广西、河南等省,中成药企业数量都在100家以上。江苏有99家中成药企业。

全国共有2250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安徽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在中药饮片生产领域,各省分布的格局和化学药、甚至和中成药都有所不同。安徽是中药饮片大省,有272家饮片生产企业,数量遥遥领先,其中亳州一个地级市就集中了近80%的饮片企业。

其次排序依次为广东,198家,四川179家,河北148家,这四个省可以说是中药饮片的第一梯队;云南、河南、甘肃、山东四省饮片生产企业数量均超过100家,为第二梯队。吉林、江西、湖南、湖北、江苏等11省的数量超过50家,为第三梯队。

中药饮片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政策的避风港,不用实施两票制,医疗机构25%的加成仍未取消,DRG/DIP也暂时还未大范围覆盖......
不过,中药饮片是质量事件频发的药品领域,也是监管部门大力整治的重点领域,随着饮片质量标准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各项规范逐渐形成,也会逐渐淘汰一些小散乱企业。

特殊药品通常指的是生产、使用都较为特殊,需要受到严格监管的毒麻精放等产品。从药监局披露的生产企业数据看,全国企业数量为225家,数量不多,但全国分布较为均衡,除了新疆、兵团及西藏没有该类企业外,全国各省都有不同数量的企业,既要安全生产、加强监管, 同时也要考虑供应保障。


图源:《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表24

注:同时生产原料药、制剂的定点生产企业,统计时分别计入原料药、制剂定点生产企业,企业总数仅计一家
从特殊药品的数量看,河南、山西、江苏企业数量排在前三位,分别为33家、23家、20家;上海、山东、四川、安徽、北京等5省市特殊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在10-20家,其余省份的企业数量均为个位数。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