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药师科普|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 2023-03-13     来源: 北京妇产医院药事部

什么是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是患者在接受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COH)过程中,由于对促排卵药物的过度反应而造成的腹部膨隆不适、卵巢增大、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大量体液及白蛋白渗出到人体第三间隙引发的其他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并发症。

目前对OHSS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依据与hCG的关系可以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一般早发性OHSS是由于外源性hCG引起,发生于hCG给药后的最初8日,临床症状持续约2周后可自行缓解。晚发型OHSS与妊娠相关,常发生于hCG注射后9日之后,病程可长达20-40天左右。

OHSS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

一般来说年龄小于35岁,体重低、雌激素水平高、基础卵泡数目多(>20个)或多囊卵巢等患者在使用促排卵药物后容易发生OHSS。而目前预防OHSS的主要方法是临床医生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促排方案及促排药物使用剂量。即便在这些措施下,仍有少部分患者发生OHSS。

通常会出现体重增加、尿量减少、腹胀、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难以平卧。更严重的会发生血栓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等。所以,对于使用促排卵药物的患者,一定要注意监测自身变化,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药物治疗与生活注意事项?

大多数OHSS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为轻度或中度OHSS,可以在门诊接受治疗,可用一些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补充液体来缓解临床症状,而对于重症的OHSS患者,则需要入院进行治疗。

因为OHSS的患者血液处于浓缩状态,为了改善这种状态,临床常使用一些扩容的药物如人血白蛋白来增加血容量。血液在浓缩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血栓事件,所以需使用药物进行血栓预防,常用的是低分子肝素。

防治OHSS该如何做?


使用促排卵药物后关注是否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

不做剧烈运动,起床、翻身、弯腰等改变体位的动作要慢,以防止卵巢扭转或囊肿破裂。

饮食结构合理,多饮水,适当补充高蛋白类的食物,少食多餐。

出现OHSS相关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