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BMS发布公告:罗特西普(luspatercept-aamt,Reblozyl)一线治疗输血依赖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III期COMMAND研究达到中期分析的主要终点。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无效造血和难治性血细胞减少。MDS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贫血、自发性出血和容易出现瘀斑等症状。发生贫血的MDS患者通常需要定期输血,以增加血液循环中的健康红细胞数量。然而,频繁输血会增加铁超负荷、输血反应和感染的风险。在美国,每年约有1万例MDS确诊患者,其中约30%会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DS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最常见于60岁及以上人群。
罗特西普是由默克和BMS合作开发的一种激活素受体2B(ACVR2B)-Fc融合蛋白,可通过与特定TGF-β超家族配体(调控红细胞成熟的关键因子)结合,降低异常增强的Smad 2/3信号通路的转导,从而恢复晚期红细胞成熟,使机体能够产生更多正常红细胞。罗特西普最初由Acceleron Pharma开发,2011年8月,新基(已被BMS收购)与Acceleron达成合作,共同负责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2021年11月,默克以115亿美元收购Acceleron,顺势获得罗特西普。
罗特西普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2019年11月,罗特西普首次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患者。2020年4月,罗特西普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极低至中风险且存在环形铁幼粒细胞的MDS(MDS-RS)或存在环形铁幼粒细胞且伴有血小板增多症的MDS/骨髓增生性肿瘤患者的贫血,这些患者接受过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但无效,需要定期输注红细胞且红细胞输注≥2单位/8周。今年1月,罗特西普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需要定期输注红细胞且红细胞输注≤15单位/24周的β-地中海贫血成人患者。
COMMANDS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347例患者,旨在评估罗特西普对比epoetinα治疗极低至中风险(由IPSS-R系统评估)MDS引起的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些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红细胞(RBC)输血且未接受过ESA治疗。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第12周患者的红细胞输血独立性(RBC-TI),并且其平均血红蛋白水平提高≥1.5g/dL。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第24周的RBC-TI,12周及以上的RBC-TI和在第1-24周期间至少8周的红细胞反应。
中期分析结果显示,罗特西普组患者实现了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RBC-TI,同时血红蛋白水平有所提高。此外,罗特西普的安全性与先前在MEDALIST研究中的结果一致,并且没有报告新的安全信号。
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