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中国“抗癌第一股”,如今光环不再。
4月7日,贝达药业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全年营收22.46亿元,同比增长20.08%,和以往增速持平。引人注意的是,2021年,贝达药业实现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降36.83%。
同一天,贝达药业宣布,拟使用不超1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作为中国第一批创新药企的代表,贝达药业曾创造了中国制药界大量的“第一”,这些都被记录在2021年年报中,并标粗。
过往的高光时刻,难掩现在的颓势。
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曾经承载了中国创新药的荣耀。2011年,这款肺癌特效药上市之后,贝达十年内几无建树,直到2020年11月才有了第二款创新药ALK抑制剂恩沙替尼。这期间,业内各种创新药物不断涌现,贝达错失了市场先机。
曾经“抗癌第一股”的今天,最好别成为其他中国创新药企的明天。
前浪已老,后浪没来
在聚光灯下走了多少年,贝达就被诟病了多久“独木难支”。
2023年开始,埃克替尼的多项专利将陆续到期,可能受到仿制药的猛烈冲击。但贝达药业显然还没找好下一个“埃克替尼”。
贝达药业试图自救。一方面,贝达一直在挖掘埃克替尼的新适应症,拓展临床应用范围,覆盖更多患者人群;另一方面,贝达也开拓了大量管线,近年也有新药上市。
2020年底和2021年底,贝达药业相继推出恩沙替尼、贝伐珠单抗两款新药。
但是目前来看,两款药物的销量尚不能为公司业绩提供强力支撑。贝伐珠单抗是生物类似药,截至去年12月初,国内已有9个获批品种,贝达的正是第9家。
恩沙替尼呢?从年报来看,2021年,埃克替尼、恩沙替尼销售额共计22.06亿元,恩沙替尼的销售额并未单独披露。不过,在三季报中,贝达药业曾透露恩沙替尼去年前9个月的销售额为1.2亿元。
显然,埃克替尼还是占了大头,“继承者”仍未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贝达还出现了研发人员流失的现象。2021年3月,贝达药业资深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毛力离职。贝达药业表示:毛力的离开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在2021年年报中,贝达药业也承认:目前医药行业人才争夺战不断加剧,如果发生核心技术或业务人员流失,可能造成项目信息、商业秘密泄漏,影响项目进度和市场销售。
近年来,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曾表态:人才的进和出都是正常的,“流水方能不腐”。
问题是,水如果不流入了呢?毛力走后,贝达首席医学官的岗位空悬至今,已长达一年。
埃克替尼上市这十年来,贝达药业的核心高管陆续出走。曾经的贝达三剑客,如今只剩丁列明,贝达还数度和曾一起打江山的张晓东对簿公堂。
如今,埃克替尼“前浪”已老,“后浪”迟迟不见踪影,这是贝达药业面临的最大危机。
照见创新药行业的未来?
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6.83%,这很难不引起注意。
2020年,贝达药业出售了浙江贝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获得了2.9亿元的投资收益。在这之前的2019年,贝达药业净利润为2.26亿元。除去2019年的非经常性损益,贝达药业近几年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相对是平稳的。
但贝达药业的账面现金使用,这两年来一直受到行业诟病。
近几年,贝达药业除了通过埋头研发、外部引进等方式搞新药,也在尝试其他业务。贝达耗费大量资金,开发了“海创园”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和一些创新药企一样,贝达也希望孵化其他创新项目,来实现投资增值。
但是,长年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也被市场认为是研发乏力的表现。结合其单薄的产品线,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做新药,从来就不简单。在中国创新药领域,贝达药业曾站在聚光灯的正中央。
如今十年过去,贝达已不再是昔日一穷二白打江山、拼命硬干啃骨头的药坛新秀。中国创新药市场也不再只是跨国药企的演武场。
已经是新时代了:后起之秀层出不穷,行业格局日新月异。
贝达已然嗅到危机,在年报中写道: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激烈,且变化迅速,同业公司已商业化或正在开发与公司产品相同适应症的药物。埃克替尼和恩沙替尼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其他EGFR-TKI和ALK抑制剂的竞争,贝伐珠单抗也面临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
时移物换,me too时代渐渐远去。贝达药业的路,不宜成为行业的路。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