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靶向药物可以缩小病灶,避免不必要的联合器官切除,还能有效延迟胃肠间质瘤的复发!”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潘志忠教授介绍,近年来胃肠间质瘤的患者大幅度增加,但目前,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面临几大难题:误诊率高、易复发转移、放化疗基本无效。日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门成立了胃肠间质瘤(GIST)诊疗中心,该中心将陆续开展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讲座,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
“胃肠间质瘤对老百姓来说是种相对陌生的疾病,在50-65岁中老年人中发生率最高,其发病率在美国约为每年每百万人口10~20例,之前有观点认为这种疾病是罕见病,但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胃肠间质瘤的患者出现了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潘教授表示。
他指出,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原发于胃肠道、网膜和肠系膜的间叶性(结缔组织)肿瘤,体积较小的间质瘤常无明显症状,通常要在体检、内窥镜检查或其他疾病检查时才会偶然被发现。随着瘤体的增大,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黑便和贫血,但这些症状也多为非特异性,这也导致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诊断存在一定难度。85%左右的胃肠道间质瘤出现在胃和小肠,由于诊断技术的制约,之前约有70%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最初被诊断为平滑肌瘤等其他肉瘤,这就导致不能及时对症施治,较低的确诊率也使大众对这一疾病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
不仅如此,胃肠间质瘤还易复发转移、放化疗基本无效。所有胃肠间质瘤都有潜在的复发风险,50%的患者最终会复发,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40%-50%,高危患者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20%。传统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和放化疗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效果较差,肿瘤医生应用大剂量的放化疗来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不仅没有疗效,也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而且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在全球第一个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问世之前,胃肠间质瘤的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50%;转移性或复发性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期为12-19个月。作为一线治疗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术前治疗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口服缩小病灶,创造更好手术根除的条件,避免不必要的联合器官切除;而在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中,服用这种药物能延迟复发,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使98%患者术后1年维持无复发生存。”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届五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关于召开
各相关单位: 经研究,四川省医..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赴中国医
为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学习、领会国..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协会
在金秋九月,高热酷暑气温下,为学..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冉文萍秘书长拜访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
近日,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联合会秘..关于启用《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培训
各相关企业: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关于收取2024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章程
会徽设计说明: 本标志以表现四..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