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治疗耳鸣,就一定要服用药物吗?
发布时间: 2020-09-07     来源: 腾讯

专栏主笔丨孙迁

编辑丨阿慈

在我临床工作中接触过的耳鸣患者,小到几岁的孩子,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最多见的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耳鸣早已不再是老人的“专利”。

因为耳鸣而就诊的患者,年轻人和老年人基本上也是各占一半。

关于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不同原因,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治疗策略。

但是,在我和耳鸣患者进行交流时,总会被要求开点治疗耳鸣的药物,即使已经给患者解释了很多,已经给予了很好的方案,但大多数患者仍然认为不多吃点药物,就不能看好耳鸣。

这诚然和传统有关系,因此患者对于治疗疾病,如果不用药就感觉没底一样,除非使用的非药物方式立竿见影,而耳鸣又是需要长期管理的症状。

01.

耳鸣治疗一定需要用药吗?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不一定。

而且,即使用药,多数情况也并不是针对耳鸣这一症状,因为耳鸣只是一个疾病的表象,所谓的药物都是针对引起耳鸣的原发病或诱因,而当耳鸣的原发病已经稳定不需要处理时,也就不需要药物治疗了。

比如说咽鼓管功能不良,常常引起的症状就包括耳鸣,此时医生的用药方向就是改善和恢复咽鼓管功能,并没有针对耳鸣本身的药物,当咽鼓管功能恢复后,耳鸣自然就消失了。

再比如梅尼埃病最常见的症状也包括耳鸣,而针对梅尼埃病的膜迷路积水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梅尼埃病得到控制,耳鸣就会消失或改善。

我在门诊上经常接触的耳鸣患者,比较多的是大脑对听力下降的代偿反应和情绪障碍的伴随耳鸣。

这些耳鸣往往是由于患者出现情绪问题或失眠来就诊,所以是需要同时给予药物治疗的,但是药物本身并不是针对耳鸣,而是针对情绪障碍或失眠的,而耳鸣本身则往往是依靠声治疗来处置。

02.

情绪问题是如何加重耳鸣的?

从目前的认知来看,耳鸣患者常常处于较高的警觉状态,对细微现象的关注增加,就会集中到自己的身体上。

这可能就是耳鸣患者出现这些主诉的原因。

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合理的心理疏导,合理的解释,患者会进一步向强迫关注发展,而这种状态就促使耳鸣这种声音现象被大脑过度的关注,越关注,越持续存在。

如果合理的运用一些方式降低警觉,转移关注,多数就不会向慢性转化,这段时间应该是处置耳鸣的黄金时期。

但也有一部分人容易保持警觉状态,又没有合理的采取措施降低警觉,使大脑在高度警觉状态下,对耳鸣过度关注,互相影响,很快因为自身认知和对某些信息的错误解读而加入了情绪反应,耳鸣逐渐影响工作或学习,而开始求医。

03.

那么,耳鸣该如何治疗?

首先我们需要来分析耳鸣的可能原因诸如衰老、疲劳,主观、客观,尝试药物治疗、声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

而真正使上述治疗发挥作用的,是患者自己应该在专业医生的咨询和指导下充分的认识到自己耳鸣的状况,这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了自己的耳鸣其实就是大脑产生的一种幻想的声音,而这种情况对自身健康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

只要患者自己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从耳鸣转移开,也就是完成大脑的重塑过程,就可以让大脑逐渐将这种耳鸣声音当成一种背景音,从而失去对其的注意,最终感知不到耳鸣了。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当刚出现耳鸣时就应当重视起来,及时就诊,及时干预。

岁月漫长,这场叫做人生的马拉松还有很远,一路或繁花或荆棘,请首先一定爱护自己的身体,包括那两只小耳朵。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