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处发布了一则《关于督促进口药品和抗癌药品申报降价的通知》,并附上了一份长达27页的《降税后未降价的药品清单》。
这也意味着,广西药品招采向一批未按规定降价的进口药品和抗癌药品发出了“最后通牒”。

简单来说,近几年来为了实现进口药品和抗癌药品的有序降价,国家层面已陆续发布实施了各项政策以及行动,例如分别由国家卫健委和人社部所主导的两轮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由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共同发布的《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等等。按照上述文件的部署,除不受降税政策影响的品种意外,诸多品种均须在降税的基础上实现药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广西则是在2018年8月24日,就响应政策的号召,对广西区内接收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生产企业提交调价申请事项作了安排,从而鼓励有降低药品供货价格意愿的生产企业自主降价。然而,广西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仍有部分进口药品和抗癌药品价格未降到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处也同时公布了这批降税后未降价的药品清单。E药经理人梳理发现,这部分产品囊括了目前市场上大量主流的抗癌药产品,共计为73种。其中每个品种均对应一家或多家制药企业。例如排在第一位的为阿那曲唑片剂,共涉及到浙江万晟、重庆华邦、扬子江药业、阿斯利康等四家公司;排在第二位的阿扎胞苷注射剂,则只涉及Baxter一家公司,而排名第三的奥沙利铂更是涉及江苏恒瑞、齐鲁制药、浙江海正、江苏奥赛康等15家企业。
按照广西的要求,上述73家企业所涉及的近百家药企,仍然需要按照2018月7月24日挂网的《关于接收201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入围的进口药品与抗癌药品调整入围价格申请材料的通知》要求申请降价,并且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逾期不再受理。
而如果逾期未报,按照通知的要求,“届时将未申请降价的品种报送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决定停止网上交易资格”。这也意味着,留给企业申报的时间窗口也仅有不足半月的时间,而坚挺不降价的后果,或许很严重。
事实上,从2015年国家药品价格谈判部门协调机制建立、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启动以来,在药价层面一个很清晰的逻辑主线已经呈现出来,即降药价。不管是通过谈判进入医保,还是抗癌药进口关税的减免,还是后期国家所施行的抗癌药专项集采等,也包括近两年在行业中引发剧烈震荡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来进行。
而此次广西的态度也已经非常明确。要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么失去进入市场的机会。留给企业的选择,并不多
作者:E药经理人
链接:https://xueqiu.com/3483303916/134265083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