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Rasmus Nielsen及Xinzhu Wei在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则论文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篇论文可说是宣告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实验彻底失败的证据。然而时隔4个月,该论文的作者却主动撤回了这篇论文,撤回的原因是他们用来进行研究的英国生物数据库中的基因分型偏倚。
图片来源:Nature官网截图
研究结果竟是基于错误的数据这篇名为《CCR5-?32 isdeleterious in the homozygous state in humans》的论文称:基因编辑婴儿虽然能够抵抗HIV病毒感染,但是在生命后期的死亡率会增加21%。
随后,其他的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SeanHarrison教授尝试利用英国生物数据库重复这一研究结果,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成功。
此外,哈佛医学院的David Reich团队发现,Rasmus Nielsen和Xinzhu Wei计数CCR5-?32的双份副本的方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英国生物数据库中许多人使用CCR5-?32的双份副本的数量低估了。
Nielsen表示:“所有科学家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发现他们发表的主要结果是基于错误的数据。但是我有责任向公众公开这一错误。”
对CCR5-Δ32基因编辑无害?
该论文被撤回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CCR5基因编辑的讨论,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家David Reich表示:“挖掘CCR5基因的潜在功能是很多科研人员的心愿,但是这并不是在人类胚胎中对其进行基因编辑的理由,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随着贺建奎事件,CCR5基因进入大众视野,人们都知道该基因表达的CCR5蛋白是HIV病毒入侵免疫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在近几年的研究中,科学家还发现CCR5基因的功能及缺失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还与大脑的认知和记忆功能有关联。研究人员发现,携带CCR5-Δ32突变的患者在神经损伤后表现出更佳的恢复能力。
然而,缺乏CCR5并不是“百利无一害”的,该基因在病毒防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流感病毒、蜱传病毒、登革热、黄热病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已有研究表明,CCR5-Δ32突变的携带者更容易因蜱传疾病导致重度脑炎,并会对黄热病疫苗产生严重反应;CCR5-Δ32 缺失的人死于流感的风险是普通人的4倍……
基因编辑技术将何去何从?
今年5月份,美众议院拨款小组提议取消基因编辑婴儿禁令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在贺建奎事件后,我国国家卫健委也发布了相关基因编辑法规。在今年的两会上,基因编辑立法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当然,我们不能够因噎废食,一味限制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显然是不可取的,技术突破需要在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服务于全人类。虽然基因编辑是治疗甚至根除疾病的希望,但是科学家们需要谨慎对待“处理旧问题和创造新问题”的界限。
参考资料:
[1] Scientistsretract study linking CRISPR baby mutation to early death
[2] Geneedits to ‘CRISPR babies’ might have shortened their life expectancy
[3] CCR5 Is aTherapeutic Target for Recovery after Stroke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来源:生物探索 作者: 徐悦
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