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治疗幽门螺杆菌,这3大误区要避免!
发布时间: 2019-07-01     来源: 看医界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检测方法中,14C尿素呼气试验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简易方便的检测方法,目前已被很多社区医院引进并且应用,提高了社区门诊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

  幽门螺杆菌,这个小小细菌,因为可以导致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甚至导致胃淋巴瘤胃癌等恶性肿瘤,现在已经广为人知。但是,在杀灭幽门螺杆菌的热潮中,部分医生还存在许多误解,从而导致很多问题,造成治疗误区。

  

 

 

  误区一

  只要查出阳性就要进行清除杀灭

  虽然在国际上有倾向建议无条件清除幽门螺杆菌,以减少胃癌的发生率。但是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感染者众多(超过7亿),如果全面治疗,一是费用高昂(平均每人按200元计,共超过 1400亿元);二是造成抗菌药物使用泛滥及耐药细菌大量产生的风险;三是伴随出现的大量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因此,目前我国消化学术界对清除幽门螺杆菌,仍是推荐进行有条件地清除,即只有符合特殊条件(适应证)的患者才进行杀菌治疗。

  对于符合根除条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给予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为达到根治目的,治疗疗程长达14天,甚至更长。停用抑酸剂后,应立即复查14C 尿素呼气试验。这种治疗模式导致的后果是:抗生素滥用使得幽门螺杆菌对于一线的抗生素产生高耐药性,对于复发的患者再使用一线四联疗法效果差;过早给予复查14C 尿素呼气试验造成幽门螺杆菌检出的假阴性率升高。

  误区二

  使用过时的治疗方案,甚至于随意用药

  这主要是因为医生对幽门螺杆菌相关医学进展不了解,仍使用过时的三联疗法以及对细菌已普遍产生耐药性的抗菌药物。更有甚者,有的医生竟然使用未经验证的抗菌药、静脉使用广谱抗菌药、延长疗程到一个月甚至数个月!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自从2012年后,已经废弃了既往的三联用药、疗程7天的治疗方案,改为四联用药,疗程延长至10~14天。四联用药是指联合使用四种药物,其中一种为抑酸药物,一种铋剂,以及两种抗菌药。

  其中,所使用的两种抗菌药物至少应包含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这三种耐药率低的药物之一。推荐的组合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我们的经验体会是:抑酸药物+铋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这种四联方案具有清除率高、副作用少、费用低的优点。

  误区三

  对儿童的检测和治疗套用成人标准

  由于儿童自身生长发育及药物代谢的特点,对儿童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检测指征及治疗适应证。通俗地说,就是对儿童是否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以及是否需要治疗,都有更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用药也有不同之处。

  总之,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首先要确定是否必须进行杀灭治疗;其次,如确需进行治疗的,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首次治疗,务必追求最大可能地首次治疗成功;最后,对于儿童及特殊情况、既往治疗失败者,更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

  参考文献:

  [1] 刘文忠.关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的修改[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8,28(9):718-719.

  [2] 胡伏莲.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中的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8,28(9):713-714.

  [3] 张建中.幽门螺杆菌的细菌变迁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变化[J].中国内科学杂志,2008,28(9):716-717.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