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报告称 全球首次超半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获治疗
发布时间: 2017-07-25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一半以上都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图片来源:Jon Cohen

瑞士日内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7 月 20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对全世界的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AIDS)防控工作做出了很高的评价。这份名为《终结艾滋病》的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约有 3670 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有 1950 万人获得了挽救生命的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的治疗。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一半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得到了治疗。

然而,有一些国家远远没有达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关于如何结束疫情所需的指标——它基本上要求将病毒传播速度放慢到新感染者逐渐消失的程度。报告指出,尽管全球近年来抗艾成果显著,但东欧和中亚地区却“逆流而行”,新增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呈双增长趋势。

该报告称,全球范围内已有超半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获得治疗机会,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2016 年,全球 3670 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已有 1950 万人获得治疗,同时艾滋病死亡病例也从 2005 年的 190 万人降至 2016 年的约 100 万人。

不过,东欧和中亚地区艾滋病新增感染病例却从 2010 年 12 万例升至 2016 年的 19 万例,其中超过四成感染与注射毒品有关。其中俄罗斯在此期间感染病例新增加了 75%,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新增感染病例也出现快速增长。

据统计,过去 6 年中,尽管东欧和中亚地区获得治疗的病毒感染者人数翻了一番以上,但仍只有 28% 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艾滋病死亡病例在此期间增加了 38%。

同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艾滋病病毒耐药性报告。报告显示,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抽查的 11 个国家中,有 6 个国家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身上发现了耐药的艾滋病病毒毒株,人数占抽查总数的 10%。

世卫组织警告,如不尽早对病毒耐药性问题采取有效行动,威胁将不断升级并可能危害全球抗艾进展。

2030 年前在全球范围内终结艾滋病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说,将做出更大努力,争取实现 2020 年前帮助 3000 万病毒感染者获得所需药物的目标。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CD4T 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 8~9 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 10 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地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艾滋病病毒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