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协和医院张宁:一身病和没有病到底谁更容易长寿?
发布时间: 2017-01-12     来源: 院长在线

   

  ▲张宁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医师

  导读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不懂得自我保健知识是造成早病、早衰、甚至早死的主要原因,人活着不可能完全无病,最重要是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努力提高品质。

  一身病和没有病水更容易长寿?本文的答案给你很不一样的启发哦!北京协和医学老年医学科医生张宁一直建议老年人,要让自己的生物学年龄超过生理学年龄:

  “今年生物学年龄也就是真实年龄已经80岁,但整体状态、生理学年龄停留在70岁,您就跑赢了同龄人!”

  1 

  检查数据漂亮人不一定健康,患一身慢性病反而身体好

  1)老刘身体好,但是却不健康

  人到老年,都会出现一些小毛病。70岁的老刘退休前是一名公务员,他一直关注自己身体的各项指标。退休10年,再看他身体的各种指标:

  一种慢性疾病也没有,血压正常、血糖正常、血脂正常,就连很多中年人都会出现的颈动脉斑块也放过了老刘,医生给他做颈动脉超声时,看见老刘的血管壁很光滑、没有一点斑块。

  但是,守着这些漂亮的数据,老刘的感受却不好。他自己觉得退休后这10年间,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体力一点点往下走。上班时,工作是他最大的乐趣;退休后,他的生活就没了重心。

  最近这一年,老刘的体重莫名其妙少了将近10斤,睡眠也不好;还总觉得浑身没劲,一点家务活都不想干。

  老刘自己和家人都很重视这种“反常”状况,于是,老刘专门住院做了一系列检查:筛查肿瘤、检查内分泌代谢……查了一圈,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要是从化验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看,老刘完全称得上“健康”。

  2)70岁老李一身病,却长寿

  老刘的一位老伙伴老李也70岁了。如果要从数据分析身体状况,老刘能甩老李好几条街。

  老李患有老年人中非常常见的冠心病,不仅有冠心病,他还在几年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冠心病患者往往血压都不太好,老李确实天天要吃降压药。此外,老李还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常年超标。

  可要论精神状态,老李能甩老刘好几条街:老李年轻时就喜欢运动,还特别喜欢养鸟,养鱼。现在,老李依然坚持每天早起去天坛公园遛鸟,寒冬酷暑从不间断,提笼架鸟在天坛公园的内环走上一圈。虽然老李身上有好几种病,可他倒也不很在意,照样吃得香、睡得香。

  3)到底老刘和老李谁的身体好呢?

  如果从“疾病”的角度出发,肯定是老刘的身体好,没毛病,而老李则一身是病,心脏上还动过手术;但从“人”的整体来看,老李的身体更好,别看他的多个重要脏器都存在慢性病,但显然他的生活质量更好。

  老刘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医生说,老刘的表现符合衰弱综合征的特点。

  2 

  对老人健康状况的评估,不要单一看“身体疾病”

  “以前的医学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诊断和治疗疾病。而现代老年医学,则更强调关注老年人的功能,包括躯体和认知功能,而非仅仅关注于疾病。”

  北京协和医学老年医学科医生张宁说,如果论病,老年人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可能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有可能会出现糖代谢脂代谢异常,膝关节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因此,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评估,更要看重老年人的功能是否受影响。衰弱综合征的老人就属于“没病”,但是实际功能已经受到影响。

  3 

  衰弱综合征5条标准

  衰弱的老人可以没有失能和多种疾病,仅仅表现为衰弱,但他们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却会显著增加。打个比喻,衰弱的老年人就像一艘纸糊的船,来了一个大浪,纸糊的小船说翻就翻。

  医院里经常会遇到原来身体挺好的老年人,就是突然跌倒,然后骨折;骨折后接受手术、然后卧床,之后出现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很多老年人虽然骨折愈合,但躯体功能经此打击,再也恢复不到跌倒前的体能状态;其中不少老人在这以后长期卧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料,躯体功能进入到残障阶段。

  到底什么样的老年人可以归结为衰弱综合征呢?目前国际上采用比较多的标准是美国的一项标准。在这个标准里,共有5项指标,包括:

  1)不明原因体重下降,一年体重下降超过4.5公斤(在没有主动节食的情况下);

  2)疲劳感增加,即使是做扫地这样简单的家务也会感到吃力;

  3)手握力下降;

  4)步速下降,步速每秒钟不超过0.8米;

  5)低体能状态。

  如果老年人看似健康,但符合这5项标准中的3项,即可以判定为衰弱综合征;如果出现1到2条,则属于衰弱综合征前期。人老是不可避免,一个人从65岁步入老年到去世还有漫长的二三十年。这几十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是65至74岁,也就是早老年。

  这一阶段,大多数老人躯体功能良好,生活完全自理,能够积极与社会及社交活动。

  2)75至84岁,是中老年。

  这一阶段很多老人躯体功能开始受损,日常生活需要拐杖、助步器、助听器等辅助设施,生活难以全部自理。

  3)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这一阶段很多老人躯体功能大部分丧失,长期卧床,失去了生活品质。老年人躯体功能由盛转衰,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老年医学的目标是尽可能维持老年人的躯体和认知功能,维持他们的生活品质。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不懂得自我保健知识是造成早病、早衰、甚至早死的主要原因,人活着不可能完全无病,最重要是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努力提高品质!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