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一大波中报来了!看看这10家药企上半年做得怎样
发布时间: 2016-07-28     来源: 米内网

截止至7月26日,共有10家医药企业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业绩。其中嘉事堂营收与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浙江震元净利润暴增255.24%,华仁药业净利润继去年下滑59.15%后,中报净利润下滑85.28%。 

10家医药企业2016年上半年业绩

嘉事堂

营业收入511252.25万元,同比增长38.75%

净利润11598.94万元,同比增长29.25%

 

2016年上半年嘉事堂继续以医药流通为主导,巩固并拓展药品流通与高值耗材业务双向发展,开展医保控费合作项目,不断复制GPO模式。实现营业总收入511252.25万元,同比增长38.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98.94万元,同比增长29.25%。

 

医药销售:作为北京地区医药商业龙头企业,公司不断与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药供应链延伸服务,增强药事服务合作渠道,保证了医院直销业务的稳步提升;社区配送方面,继续发展非零品种销售,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物流平台:北京东部物流扩大招商,持续拓展第三方客户;京西物流运营顺畅,物流配送业务稳中有升;设立专业管理部门,推动器械物流建设,相继获得属地第三方物流资格,并着手推进招商工作,为公司医疗器械板块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连锁药店:科学调整考核指标,持续加强门店管理,重点围绕电商业务,稳定提高线下、线上销售。 

医用高值耗材:器械商业公司不断拓展下游合作医院,丰富产品结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实现了较快增长;器械平台公司,不断加深与国际、国内知名厂商的合作深度,销售业绩亦保持了快速提升。

GPO业务:继续优化首钢总医院、鞍钢总医院、721医院、核工业医院的药品、耗材项目,为医院提供优质服务;根据中航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书,6月12日,公司与航空总医院签署了《航空总医院药品供应合作协议书》,为公司与中航医疗的GPO项目合作奠定了良好开局。 

PBM项目:公司在蚌埠、鄂州市的PBM项目相关落地工作有序推进,并与其他有合作意向的地区进行积极洽谈,以期取得新的进展。

浙江震元

营业收入118042.32万元,同比增长13.33%

净利润 2611.44万元,同比增长255.24%

2016年上半年浙江震元实现营业收入118042.32万元,同比增长13.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11.44万元,同比增长255.24%。

 

浙江震元作为一家中医中药企业,积极推进产业链的延伸与扩展。上半年新增5个种植基地,基地总数达15个;加快促进公司中药饮片发展的规模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绍兴震元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通过GMP认证取得GMP证书。 

此外,浙江震元成功竞拍到三年太极藿香正气液的浙江省总经销权;震元连锁加大零售临床品种的营销力度,已在善禄堂、震元堂、上虞健康药店等三家药店开设了DTC药房,零售临床品种销售较上年实现翻番;震元制药原料药产品价格上涨,由于去年产品招标情况良好,注射剂产品销售持续增长,带动业绩大幅增长。 

华仁药业

营业收入58224.10万元,同比增长16.14%

净利润306.13万元,同比下降85.28% 

上半年华仁药业实现营业收入58224.10万元,同比增长16.14%,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6.13万元,同比下降85.28%。公司主要产品为非PVC软包装的基础性输液、治疗性输液、营养性输液和腹膜透析液。

 

据公告显示,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加大输液及腹膜透析液业务的市场开拓力度,销售费用相应增长;二是华仁药业及各子公司的经营性资金需求不断扩大,财务费用居高不下;三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四是医药商业公司亏损;五是华仁药业通过加强库存和应收账款管理,使存货和应收账款规模降低,减少了对经营资金的整体占用,减少了坏账及存货跌价的潜在风险。

 

日前,有媒体报道了《华仁药业三高管集体减持 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司董事长梁富友、副总经理肖维文及沈宏策因个人资金需求,分别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60.64万股、19万股、7.43万股。从财务数据来看,逐日下滑的净利润或许是大股东急于转手的原因之一。

华仁药业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虽然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公司净利润同比缩水85.28%。回看华仁药业2015年年报,其净利润降幅为59.15%。 

海翔药业

营业收入128625.21万元,同比增长0.79%

净利润30395.97万元,同比下降8.42%

  上半年,海翔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28625.21万元,同比增长0.79%,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30395.97万元,同比下降8.42%。

 

海翔药业的培南类原料药及高端中间体产销呈现几何式增长,医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同比增长14.58%,实现净利润6,613万元,同比增长82.83%。

川南厂区顺利通过欧盟复检,进一步巩固了川南厂区作为公司医药原料药主体生产厂区的地位,为公司的培南系列、克林系列、氟苯尼考等战略品种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保障;外沙固体制剂生产线顺利通过欧盟GMP认证,获得欧洲市场准入,制剂CMO合作按计划稳步开展;海阔生物盐酸林可霉素通过了国内GMP认证,并取得了欧洲CEP证书,公司发酵生产平台投入生产,延伸了克林系列的产业链,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克林系列龙头地位,同时,也为公司其他发酵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公司合成、发酵、制剂全产业链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

此外,公司定制加工合作业务也在不断拓展,除原有专利药中间体、仿制药原药CMO业务稳步推进外,还新增了与创新药公司的新药CRO合作。

海思科

营业收入66719.65万元,同比增长20.6%

净利润3764.57万元,同比增长10.67%

海思科上半年营业收入66719.65万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实现23764.57万元,同比增长10.67%。业绩增长主要是公司进行营销体系调整,注重原有药品业务的渠道下沉及市场开拓以外,积极拓展OTC渠道。

尚荣医疗

营业收入85,045.91万元,同比下降1.93%

净利润8,321.52万元,同比增长20.89%

尚荣医疗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5,045.9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93%,主要是部分在建项目尚未结算及去年普尔德合并收入中内部交易未抵消因素影响;营业利润10,338.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21.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89%。利润增加主要是结算的医用工程及设备销售业务毛利增加所致。

鹭燕医药

营业收入340,818.10万元,同比增长7.87%

净利润5,445.41万元,较上年提高0.89%

 

截止2016年6月30日,鹭燕医药实现营业总收入340,818.10万元,同比增长7.87%;营业利润7,656.43万元,较上年提高5.79%;利润总额7,687.14万元,较上年提高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5.41万元,较上年提高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19.59万元,较上年提高13.36%。

鹭燕医药以新标药品全省配送为抓手,加强组织协调、业务协同、标准化建设、信息系统和现代物流建设等,优化各地区子公司资源配置,实现了福建全省分销网络的协同和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福建省医药分销核心市场的份额;通过加大零售连锁业务的扩展力度并变更零售连锁扩展项目实施地点加快了零售连锁业务在福建全省的布局速度;业务协调发展方面,医疗器械、耗材、中药等业务同比增长29.01%。

江中药业

营业收入87064.21万元,同比下降33.95%

净利润19656.89万元,同比增长41.16%

上半年江中药业实现营业收入87064.21万元,同比下降33.9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9656.89万元,同比增长41.16%,每股收益0.66元。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因子公司江西九州通股权已于2015年末完成转让,本期不再纳入合并范围。扣除江西九州通影响因素,医药工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0.48%。

 

沃华医药

营业收入27,576.06万元,同比增长20.39%

净利润2,555.50万元,同比下降37.15%

 

沃华医药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576.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39%,主要是公司主导产品心可舒片、骨疏康、荷丹片的销售收入增长所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5.5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15%,主要是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加大了市场开发投入,导致利润下降。

佛慈制药

营业收入18,082.29万元,同比增长10.42%

净利润3,032.54万元,同比增长58.34%

 

佛慈制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082.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2.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8.34%。佛慈制药坚持外抓市场、内强管理、开源节流、挖潜增效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市场建设,加大营销工作力度,加快科研开发,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拓展中药材种植及经营业务,加强内部管理和资金管控,从而保证了业绩的稳步增长。

 

数据来源:公司半年度报告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