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一半的黑色素瘤患者与BRAF突变相关联。因而BRAF突变成为抗黑色素瘤药物有效作用靶标之一,BRAF抑制剂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但是却存在耐药性问题。近期,有研究团队证实抗HIV药物奈非那韦能够与BRAF抑制剂联合使用,有效消灭老鼠癌变细胞,并抑制药物抗性产生。
|
早在2002年,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原癌基因BRAF突变是导致皮肤癌的遗传因素之一。超过一半的黑色素瘤患者与BRAF突变相关联。BRAF主要以BRAFV600E 形式突变,通过持续激活下游MEK-ERK 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和转移。因而,BRAF突变成为抗黑色素瘤药物有效作用靶标之一,例如2011年获批上市的首个BRAF抑制剂vemurafenib。
BRAF抑制剂的出现为皮肤癌患者看到了新希望,它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命。但是这种控制只是暂时减缓,BRAF抑制剂使用1年左右的时间后,会出现明显的耐药性问题,从而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挖掘耐药机制、预防或者减缓抗药性,是科学家一直在努力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但是皮肤癌的基因水平高度不稳定,癌变细胞耐药性机制并不仅仅是鉴定1或2个基因就能够解决的事情。
瓦解癌变细胞的“急救包”,减缓其抗药性
近期,曼彻斯特大学Claudia Wellbrock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试图了解耐药性发展过程中细胞的变化,找到解决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4日发表在《Cancer Cell》期刊。
研究团队选取了11位服用BRAF抑制剂的黑色素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接受两周药物治疗后,肿瘤细胞中的MITF表达量明显上调。MITF是一种转录因子,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在恶劣环境中持续生长、分裂。
研究人员将MITF因子比喻为一个应急“救援设备”,为肿瘤细胞对抗药物提供支撑。更有意思的是,该转录因子的高表达不受突变基因调控,而是仅仅响应抗癌药物的结果。所以,他们认为这一过程可以被人为修改。
为了验证可行性,研究团队选了已经获批的640中药物,对其一一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抗艾滋药物奈非那韦(nelfinavir)能够特异性扭转MITF效应。
黑色素瘤细胞在接受两种药物治疗后大片死亡(红色、黄色为死亡细胞)
当给实验室培育的皮肤肿瘤细胞使用奈非那韦和BRAF抑制药物后,这些癌变细胞出现死亡。结果显示,病变细胞对组合药物更为敏感。以患癌老鼠尾为模型发信啊,组合药物能够一直抑制老鼠的病情发展。
团队还发现,奈非那韦能够逆转已经出现抗性细胞,恢复它们对药物的敏感性。意味着,MIF急救包虽然是癌变细胞对抗药物的策略,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可以瓦解的弱点。
抗艾滋药物的新角色?
当医生观察到接受抗艾滋药物治疗的患者患上卡波西肉瘤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概率大大降低时,他们推测奈非那韦可能具备抗癌功能。数据显示,奈非那韦从两种途径上抵抗癌症:杀伤癌变细胞、抑制抗药性有关联的转录因子的表达。 围绕奈非那韦抗癌性的早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美国进行,但是迄今为止的结果却不理想。
研究人员强调,目前的研究成果只是建立在小样本的结果之上。接下来,他们计划开展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以确保找到皮肤癌治疗的高效方案。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组织召开
2025版《中国药典》将于2025年10月..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