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加快推进医疗机构的改革、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那么给老百姓带来的福利就很有限。」11 月 21 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在「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高峰论坛」上指出,要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中国医改下一步怎么走非常重要。
李玲认为,2009 年医改至今,取得的最大成效是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度上升,尤其是政府财政投入增加,全民基本医保覆盖率达 97%,基层医疗改革取得不少突破。
政府财政投入大幅度上升,医疗费用也在快速上升,医疗服务却越来越贵。李玲发现,过去 5 年,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远高于 GDP 增长速度。老百姓的负担依然很重,城市居民医疗消费在 1990 年只占总消费的 2%,现在升至 6%。农村的医疗消费增长更快,所占比例从 3% 升至 9%。虽然医保报销范围达到 70%,但实际上报销的比例较低,远远起不到分担风险的作用。
「医改最大的问题是分工与合作没有很好建立起来。」在江苏省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镇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林枫看来,供方、保方、需方是个「铁三角」,但现在的局面是三方「各搞各的」。他认为整合健康服务体系才是改革的要义。医疗的目标是促进居民健康,而不是看更多的病人,所以要把健康融入医疗卫生所有的政策,健康中国要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会长、卫生部原部长高强也认为,现在整个医疗卫生的突出问题是「分」,这种体制对实现分级诊疗、整合资源造成了一系列障碍。他强调,一定要有完善的、推动医疗卫生改革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一些宏观政策和措施、具体实施单位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认为,最重要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策略,未来的医疗卫生模式一定要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为中心,这是最核心的方向。
葛延风表示,当前医疗服务系统和老百姓之间存在利益目标冲突。如果要让老百姓利益最大化,医疗机构必须做好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但在现有的筹资和分配框架下,如果医疗系统选择这条路线,医护人员利益得不到保障,制度设计存在问题。未来要通过建机制,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利益和老百姓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基本方向。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体改司副司长傅卫表示,国家在「十三五」期间依然会按照 2009 年新医改提出来的到 2020 年实现的医改目标,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便民医疗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补偿机制转换,同步建立人事薪酬制度,加上医院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更好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傅卫说。
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协会组织专家对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以..学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四川生
2025年元旦伊始,四川省医药保化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